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人士称降息或难以驱赶热钱

2013年05月31日 15:5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境外热钱狂飙而至,让金融市场燥热。新华社日前发文称:“人民币正以一种非常罕见的势头升值。升值导致制造业企业出口签约和利润受到影响,叫苦连连。”业内专家指出,正是国际热钱大举进入,大量购买人民币资产,致使人民币需求量激增,继而推动人民币大幅升值。

  在这种背景下,降息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学者及媒体认为,由于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美日等国家,大量热钱进入正是博利差而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果断降息以驱赶热钱,“否则中国制造将被彻底逼死。”

  毕竟降息与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百姓的利息收入、银行的利润空间、各方的利益分配、通货膨胀以及国民经济宏观面的稳定。另外,降息能否真正起到驱赶热钱的作用?此时降息在时间点上是否恰当?带着以上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降息呼声四起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4月起,人民币一改一季度缓慢走升态势,在4月1日-5月27日的36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16次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并在24日一举升破6.19关口。2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818。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今年已累计升值1.57%,大大超过去年1.03%的全年升值幅度。

  有国内电子企业负责人表示,一笔10万美元的单子,人民币每升100个基点,利润就损失1000多元。另有市场人士用定量分析直观反映出这种冲击: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利润率将下降3.19%、2.27%和6.18%。

  学者张庭宾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果断降息。”他表示,人民币不能再升值了,继续升值无异于货币自杀,应该主动快速贬值,否则中国制造将被彻底逼死,而人民币将在未来3年内遭遇对美元的雪崩式危机,不是1:8或1:10,而是1:20甚至更高。张庭宾呼吁:“中国再也不能错过避免最糟糕局面的最后时机了。”

  上海证券报日前发文称:“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央行降息可能性在增大。”该报指出:“从应对热钱的手段看,我国央行还有许多政策工具可供使用,尤其最有效和国际上常使用的利率调整还未被使用,说明中国政府认为热钱冲击仍在可控状态。从监管部门开始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加强监管的行动看,货币当局已开始重视热钱的冲击影响,未来或有更多的应对措施出台;随着国内物价持续低迷以及保增长压力加大,使用降息手段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大。”

  中国经营报也有报道称:“今年下半年央行有可能出现‘降息’来释放流动性,减轻企业贷款压力。”

  降息是饮鸩止渴?

  对于人民币应果断降息的观点,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明确表示:“没有降息的必要。”因为降息后人民币依然会继续升值。

  “热钱究竟从何而来?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还没弄明白啊!”一向快人快语的左小蕾嗓门高八度地说。她强调,国内企业虚假贸易那么多,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断言热钱从何而来,去向何处?如果此时单纯一味地降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降息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分配,要做深入的研究。

  左小蕾强调,降息虽然缩小了利差,但利差犹在,热钱进入的前提条件犹在。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有必要的,可以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但需谨防导致新一轮信贷过热。

  中国银行总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本报表示,她认同左小蕾的观点。这位专家指出,如果是单纯为了降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而降息,那么这个举措与目标的搭配显然不合适,因为人民币利率不可能降到美国和日本那种近乎于零的水平,降息后利差依然存在,外贸形势未必好转,房地产的泡沫反而会增加,所以此时降息无异于饮鸩止渴。

  “如果降息,贷款大量增加会导致房价大幅攀升。到那时,再想调控出相对缓和的房价将十分困难。”

  这位专家强调,无论如何,作为金融市场的管理者,货币当局须谨防国际资本大进大出,这是一种相对极端的情况,因此须在外汇管理和打击力度上有所加强。关键还在于制度建设。

  这位专家强调,国内制造业利润本来就很薄,人民币过度升值势必致使生产商受影响。但有些企业通过对冲、保值、避险等操作规避了一些风险,这是企业不断成熟的表现。银行有很多针对客户的产品,如远期操作等等,根据企业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情况形成的方案和产品进行避险。

  草率降息=唱衰中国?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志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用十分严肃的口吻强调了国际热钱大进大出的危害,但她表示反对草率降息的论调。

  林志远表示:“国际热钱投诸国内金融市场,游刃于资本市场、债务市场、影子银行市场之间,甚至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不断推高房价导致市场泡沫大增,这预示着外资正在唱衰中国经济,冲击中国金融市场,中国经济有大的风险。中国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要组织专家,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当前形势十分紧迫,政府必须出手。中国金融市场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就必须健全制度建设。”

  “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势头得不到遏止,那么首先受影响的就是外贸形势,出口会大幅度下降,最终导致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资本大量外流,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最终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当然,这是最坏的设想。但从宏观管理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货币当局不能不做这样的设想,应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让情况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林志远强调。

  诚然,人民币升值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进口产品更加便宜,进而帮助遏制通货膨胀、提高中国消费者的全球购买力。但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升得太快,最终又将导致剧烈贬值,从而引起外资大进大出,导致大规模失业和企业倒闭。

  至于是否降息,林志远表示:“降息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央行与商业银行、中央和地方财政、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如果降息操作不当,导致存款大量减少,商业银行亏损,银行股票下跌,那么正好符合了唱衰中国的论调。”

  “因此,即使降息,首先要把央行、商业银行、中央和地方财政以及与地方的关系理顺,然后再决定是否降息,降多大幅度。”

  对于近期人民币过度升值以及未来有可能出现大幅贬值的预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了同样的关注,她近日撰文指出:“央行应纠正人民币过度升值。”

  谭雅玲认为:“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外部流入资本呈现投机套利与对冲特色,不安全因素居多,值得警惕。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尤其需要尽快制止人民币过快升值这种非正常状态。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但中国外汇市场并未开放,弊端一目了然。人民币国际化没有基础要素的支持很危险。”

  谭雅玲认为,价值情绪化和投机性必然加大人民币升值与贬值。我国央行干预汇率的必要手段或预期应发挥作用,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放任纵容。

  谭雅玲表示:“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幅会加大,但升值空间有限。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防止货币贬值,并应尽快修正过度升值。我国此时能否抵抗住贬值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国经济不景气,这时货币贬值会挫伤对经济复苏的信心。浮动区间不是问题关键,市场与机制才是核心,没有制度,谈区间没有意义,只是给予投机更多机会而已。”

  央行应静观其变?

  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一些境外研究机构也正在密切关注。韩国三星研究院研究员刘金贺对本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热钱进入、贸易顺差等等;另外,去年人民币升值是迫于美国施压等政治原因,而今年未见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稳定的币值,继而达到美元、欧元等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从而方便用于国际贸易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因此,人民币不能出现狂升狂贬。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仅1%,这个幅度不算大。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稳定的外资进入,即FDI跨境资本的进入,并防止大范围外汇流出。而吸引FDI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维持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果当前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转变为贬值预期,那么外资肯定会大规模撤出,这是央行所不希望看到的。

  至于人民币升值对于外贸形势的影响,有人说人民币升值外贸就死掉了,刘金贺的观点是,如果它真的要死的话,它早死了,因为欧洲市场由于主权债务危机早已导致了外部市场萎缩。所以当前更应当强调外贸转型。

  当前最应当引起重视的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会引起中国持有美元债务的贬值,而人民币过度升值会导致美元资产的泡沫。

  总之,中国不怕热钱进来,怕的是它大规模撤出时将国内财富大量卷走。

  如果热钱进来是博利差的,那么利差的减少则会导致对其吸引力的下降。另外,利率越低,资源配置扭曲的问题就会越突出,即:需要钱的地方钱不去那里,专门去那些不需要钱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应静观其变,维持中性。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降息对于经济的效应已十分有限了。

  至于人民币升值对于美国制造业、工商业的影响,刘金贺认为影响不大。美国是对华贸易单边逆差的国家,人民币升值不等于中美贸易状况的改善。美国制造业回流将挽救其国内失业的问题。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