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商务部:中国投资环境并未恶化而是趋向优化

2013年06月05日 21: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针对部分国际商业组织称在华外资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是因投资环境恶化,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市场投资环境并未恶化而是趋向优化。

  随着一系列减少行政审批等优化投资环境措施的出台,中国仍将保持全球投资优先选择的地位。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发布《2013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称,受访美资企业认为中国环境正在改善的企业比例有所下降。

  中国欧盟商会5月3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称,受访的500多家在华外资企业中,约64%表示在2012年实现了盈利,而在2012年进行的调查中,约73%的企业称实现盈利。

  在此次调查中,约三分之一的企业表示它们在中国的盈利能力好于全球平均水平,53%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是一大问题,约34%的企业对于中国在监管执行方面的不可预测性感到不满。

  这些企业还表示,它们对于中国实施清除主要发展障碍所必需的重大市场改革措施的信心有限。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当前在华外资企业盈利能力下滑说明,过去欧洲企业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市场机遇,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当前全球经济尤其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更加规范,对本土企业和外国企业一视同仁,使得欧洲企业在华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姚坚说。

  当下的中国市场与跨国公司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入的中国市场差别很大,彼时跨国公司在中国资本、技术等方面均占绝对优势,而随着中资企业的迅猛发展,外企现在的竞争压力加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中国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很可能让外企产生“投资环境恶化”的错觉。

  中国在关注吸引外资总量的同时更加关注外资投资结构的优化,吸收外资也在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已经结束了“量化扩张”时代,进入到对好坏优劣的筛选阶段。

  赵晋平认为,来华投资的外企本身也需要拿出核心竞争力,中国更欢迎高端制造业、高新企业及符合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

  联合国贸发会议等权威机构开展的投资前景预测显示,中国吸收外资额在全球排名第二,并已连续21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虽然2012年吸收外资额小幅下降,但相对全球下降18%、亚洲下降9.5%来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比较平稳,并逐渐呈回升态势。

  今年2-4月份,中国连续3个月单月吸收外资保持正增长,1—4月同比增长1.21%,这在相当程度证明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认可。

  当然,中国投资环境也有需要改善之处,包括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惩戒力度等。

  中国投资协会外资投资委员会副会长王志乐说,在中国,某些政府部门不符经济规律的行政干预犹存,出台政策时“急刹车”或“急转弯”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关问题已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黄峰说,为推动投资便利化,商务部最大限度缩小外资审批范围,下放外资审批权限,商务部审批数量已由2005年3000多件减少到2012年的100余件,审批量减少95%。

  近期,按照关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中国政府取消了“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对外合作合同”的审批,下放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准权至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下一步将继续理顺职能,由“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中国商务部正在研究修改关于外商在华设立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的规定,推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的在华发展。

  “中国政府希望努力建立起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中国的投资环境并非恶化而是在不断趋于完善。”赵晋平说。(记者秦华江 雷敏 杨丁淼)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