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4S店加价售车 潜规则背后的利益链

2013年06月09日 15:22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参与互动(0)

  加价提车,对于国外消费者或许是陌生的词语,而对于中国车主而言,早已是行业的“公开秘密”,屡遭诟病但“阴魂不散”。

  “指导价为23.98万元和21.78万元的福特翼虎中低配置车型,有现车,但需要加装1.5万元的装饰。指导价为27.58万元的顶配车型,需要加价3万元,还要等3个月。”畅销车加价或加装饰销售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除了翼虎和路虎外,包括保时捷、奥迪等豪华品牌,以及本田CRV、丰田SUV、上海大众途观等车型都实施过加价或加装饰销售。

  对于加价售车,4S店给出的理由是供不应求。供不应求,加价销售;供过于求,降价销售。表面上看来,似乎就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但细想一下,却经不起推敲:既然是市场规律,为何不明码标价呢?刚上市的车型供不应求,可以理解,但有的车型已经上市数年仍在加价销售,就不能简单地用供求关系来解释了。不排除一些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利益联盟,故意营造紧张气氛,人为地制造供需矛盾。业内人士介绍,如果发票上的价格仅为该车型的原本售价,那几千甚至几十万的“加价提车费”就无需缴纳任何税款,属于“无本万利”。

  可能还隐藏着腐败甚至犯罪。热销车型的货源分配权限在厂商的某些部门、某些人手里,有的经销商甚至通过贿赂的方式取得更多货源,然后加价销售。一款畅销车型的月产量只有2万辆,而市场需求达到3万辆。经销商拿到的货源越多,就意味着获利越丰厚。一些4S店为了拿到更多的车,就会向掌握指标分配权的厂商高管输送利益。4S店加价销售,部分所得归自己,部分所得要让渡给厂商高管,也就是将多拿车的成本转嫁到购车者身上。

  “需要加价提车的均为进口车或合资品牌车,这是因为境外汽车厂商控制或垄断了这些所谓紧俏车型的销售市场。”按照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可以在我国设立独立的汽车销售公司,并授权其销售公司作为我国市场的总经销商,“进口和合资品牌乘用车占了我国乘用车生产销售的70%以上,这意味着境外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其总经销商,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其汽车销售的各个环节。”

  一方面是厂商的纵容或默许,一方面是加价提车的方式越来越隐蔽,取证的难度也在增加。除了少数明码加价外,很多加价提车的方式是以服务费、维修金、装潢费、增配件等形式打“擦边球”。

  业内人士认为,应该通过硬规范和软规范两方面下手:一是支持消费者进行诉讼和投诉,经销商加价售车行为一经核实,价格、工商等监管部门就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罚;二是各地消保部门应加强对加价提车的点评力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让消费者用脚投票。摘自新华网5月26日作者沈洋等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