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

2013年08月06日 10:59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同比增长7.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仍亟待破解——制造业孤军深入而环境保护落伍、生产性投资膨胀而民生服务欠账多、大量农民工进城而城市化滞后、出口依存度过大而内需不足。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

  过去,结构调整多是传统意义上的产能过剩的整合,带有行政性色彩。企业和地方政府往往认为,结构调整意味着经济增长下降,因此不愿“真刀真枪”地付诸实施。实际上,中国经济的更高增速与结构调整并不矛盾,并非调结构就一定要降速。实践说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因为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当然,调结构也并非单纯地压缩过剩产能,关停了事。以钢铁行业为例,不能简单地以规模大小作为整合标准,而应该以钢铁产品的需求和环保作为整合标准。在调结构过程中,还需为过剩产能与落后产能寻求转移空间与生存空间。比如,将钢铁行业中的部分产能向环保行业转移,进行产业置换。

  既调结构又稳增长,可谓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筹兼顾,一举数得。我们不能轻易丢弃这个经济增长法宝。有观点将今日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债务积累等,完全归罪于固定资产投资,认为都是以投资驱动经济惹的祸。其实,固定资产投资不是总量过多的问题,而是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出了问题。正是由于建设资金过多地投向了水泥、冶炼、焦炭、造船、汽车等行业,甚至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也一哄而上,这才出现了部分领域产能过剩或严重过剩的局面。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城乡居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投入严重不足,存在巨大历史欠账。

  而为了解决上述结构失衡问题,实现国民经济的填平补齐,都还需要大量增加新的投资来实现。譬如,大量增加环境保护投资,大量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量增加棚户区改造投资,大量增加城乡居民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投资等。

  7月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举措。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举措既着眼于当前,又谋划长远,旨在通过“扩内需”来实现“调结构”和“稳增长”——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7月5日,国办发布《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其中强调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各国经验早已证明,把资金投入薄弱的基础设施方面不仅不会形成过剩产能,而且有利于结构调整。例如铁路建设方面,据测算,到“十二五”末期,我国铁路营运里程仍仅有美国目前营运里程的一半。通过铁路建设能带动相关站点建设、辅助公路建设,从很大程度上拉动内需。政府只需把握好资金投向并通过改革创新使投资主体和投资机制多元化,就能避免走以往“铁公基”的老路。

  调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面临的结构问题还包括: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任务依然繁重。我国经济运行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表明依靠扩大产能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趋于减弱,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今年以来,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继续发挥着经济和就业增长“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成为结构调整新亮点。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3.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8%。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城镇就业73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8万人,正是得益于服务业就业增长较快。但是,目前我国服务业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差距明显,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尤甚,应该允许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办教育、办医疗,加快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

  在未来,如何继续找准切入点,把调整结构与拉动内需、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经济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必须面对的问题。(新闻观察员 杨 亮)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