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智库》第3期聚焦改革 包月阳:报告内容刚解密

2013年08月07日 07: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国智库》第3期聚焦改革包月阳:报告内容刚解密

  中新网8月7日电(财经频道 曾会生)《中国智库》第3期聚焦中国改革,在其出版发行一月后,《中国智库》总策划人和发起人、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包月阳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窗口期,而今年是凝聚改革共识、明确改革方向关键性的一年。改革需要从政府改起,这需要决策者的决心、勇气和智慧,乃至牺牲精神。《中国智库》将继续深化改革相关话题的探讨。

  改革要从政府改起 需要决心、勇气和智慧

  《中国智库》第3期主要聚焦中国改革,封面文章《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布局》和其它几组文章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历时两年的关于中国改革研究大课题。

  “不管是从转变发展方式、寻找发展新动力出发,从解决当下经济社会矛盾出发,还是从改革自身逻辑出发,深化改革都是唯一出路。而改革的关键,首先在政府。”包月阳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政府管得太多,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过强,需要解决政府的越位与缺位问题,让市场起主导作用;更多垄断行业的改革也要推进。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推出这一期改革的话题,希望能为凝聚改革共识做点工作,也向公众传达未来改革的方向。”包月阳分析,“十二五”期间是改革的窗口期,而今年是改革的关键一年,不改革,时机可能就错过了。一旦错过了,即使改革不会停止,风险会更大、也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过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甚至是反对改革的力量,既得利益者希望维持现状,所以必须形成改革的共识继续往前走。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建议,建立改革的有效机制,形成改革的动力机制。

  “有效推进新一轮改革,需要决策者的决心、勇气和智慧,也需要参与者、执行者得责任感、毅力,乃至牺牲精神。”包月阳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

  分量比前两期更重 学者主动推荐研究成果

  《中国智库》由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今年3月初创刊,每两个月出版一期,主要为中央决策做些对策研究。包月阳认为,新一期的分量比前两期要厚重,报告的内容主要是给中央决策层看的,刚刚解密。“刊登出来就是要向老百姓传递中国改革的思路、线索和布局。里面的思想在三中全会之后可能会体现出来。”

  最新一期的分量从刊物的页码上已经体现出来,前两期只有168-185页,第三期已经扩容到227页,而聚焦改革的封面文章篇幅超过一半。

  包月阳介绍,《中国智库》的选题定位都是中长期的、但在当下有突出表现的重大问题,希望充当政府与理论界和民众的桥梁。《中国智库》的出版和发行需要市场更多的检验和认可。“整体来看,以年轻读者为主,读者的反馈比较正面和积极。”据他透露,不少知名学者看到《中国智库》后,都非常认可和肯定,已有不少学者主动自荐,将研究成果刊登在《中国智库》上。

  改革话题仍将继续 或关注金融战略问题

  本期《中国智库》封面还包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系统化改革》、《优化政府间事权财力划分》、《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打破大城市户籍改革困境》、《利率市场化的美国经验及其借鉴意义》、《中国改革议程的关键问题》等重磅文章。

  前两期《中国智库》已经探讨了中国征地制度的改革问题和城镇化的相关问题。包月阳说,《中国智库》将继续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重大改革问题,比如户籍制度改革、垄断行业的改革以及城镇化等问题,还会继续深入讨论。

  据了解,《中国智库》前3期主要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为主打,未来也会结合和推广其他智库的研究成果。对于接下来的选题规划,包月阳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下一期可能关注金融战略方面的问题。由于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只有成为国际货币才能对应中国的大国地位。(中新网财经频道)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