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可穿戴设备来势“凶猛”抢滩布局 下一个颠覆者?

2013年08月28日 12:48 来源:中工网 参与互动(0)

  “这款手表可以控制手机上的一些操作,想听音乐按一下手表上的播放键,手机放在包里不用拿出来就可以播放音乐;同时,手机的一些信息还可以被推送到手表上,实时提醒你来电信息、邮件、短信、微博和社交网络信息。这款手表还可以带着跑步,内置的GPS会实时告诉你现在的速度、跑步的距离等数据,而且它具备蓝牙防丢弃功能……”在日前召开的2013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上,一位参展商的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了一款智能手表的主要功能。

  记者在展会上看到,主打可穿戴设备概念的产品层出不穷,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骨传导耳机等产品纷纷亮相。同时,具备医疗、身体状态监视等功能的可穿戴智能产品也大行其道。

  可穿戴设备是指用户能戴在身上的小型电子设备,支持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从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在谷歌Glass、苹果iWatch的带动下,很多互联网公司和硬件公司纷纷涉足可穿戴智能设备并掀起一股新的投资和创业浪潮。一场关于可穿戴设备的“军备竞赛”已经悄然展开。

  业内专家预测,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移动智能产品发展的“新宠儿”,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会有一大批形形色色的可穿戴设备登场,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可穿戴设备能否掀起一场新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引人关注。

  来势“凶猛”抢滩布局

  可穿戴设备成为火热的话题始于去年4月谷歌公司宣布其“Google Project Glass”智能眼镜研发项目。这款被称为谷歌眼镜的设备就像是可佩戴式智能手机,集手机、GPS、相机功能于一身,能在用户眼前展现实时信息。用户可以进行语音指令、拍摄照片、发送信息以及实施其他功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谷歌在硬件智能设备上的创新动作让苹果、三星等IT巨头坐不住了,从今年初开始陆续公布其可穿戴设备方面的产品研发计划。

  戴在手腕上,不仅可以拿它来进行视频聊天,还能摄像,同时支持蓝牙数据传输、听音乐、应用3D地图……今年以来苹果iWatch的密集曝光让可穿戴设备的关注度达到了沸点。部分华尔街分析师迫不及待地宣称这将是下一个iPhone。目前,苹果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地注册“iWatch”商标,预计最早在2014年上市。

  与苹果iWatch半遮半掩不同,三星日前高调宣布将于9月初推出智能手表产品Galaxy Gear。与此同时,索尼也宣布于8月底推出Smart Watch的第二代产品。有市场观察家表示,三星和索尼选择在此时机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产品,目标就是在苹果公司9月底或10月初新产品发布之前抢占市场。

  海外巨头的集中发力,也促动了国内IT巨头的“跟随”。国内多家科技企业在近两三个月内密集推出可穿戴设备新品。

  盛大旗下果壳电子的智能戒指GEAK魔戒与智能手表GEAK Watch、映趣科技inWatch、搭载百度云技术的咕咚手环扎堆都选择在6月发布自己的新产品。小米也宣布将要研发与小米手机紧密连接的智能帆布鞋。据了解,仅深圳、东莞等地,目前就有几十家企业在研发生产各种可穿戴设备。

  下一个颠覆者?

  “在iPhone和iPad成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之后,科技界一直在寻找下一个这样的产品。自今年以来已经慢慢形成了共识,可穿戴式设备才是下一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产品。” 2013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的一位参展商负责人向记者表达了其对可穿戴式设备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

  除了谷歌眼镜和iWatch、智能首饰这些频繁出现在新闻中的产品外,还有更新奇的可穿戴设备:会说话的鞋,能提醒你来电的裙子,能打电话的手套,能当键盘使的裤子,加一个太阳能面板在户外也能够为电子产品充电的背包等……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可谓百花齐放,它们将如何颠覆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美国厂商JawboneUp2带来一款智能手环,产品介绍显示,这款手环能跟踪用户的睡眠、运动和饮食,灵敏的感应芯片甚至能够分辨人的浅度和深度睡眠以及醒来时间,方便人们在手机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据该款智能手环中国内地代理商介绍,该款智能手环进入国内后,半年内卖出1万多个。

  瑞士信贷近期发表的报告预测称,在苹果和谷歌拉动下,未来两三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亿~50亿美元增长至300亿~500亿美元。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更预计,可穿戴技术可以将人们的双手解放出来,将像上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和目前的移动计算及平板电脑那样推动创新,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大机会。

  《福布斯》杂志日前发表署名文章称,智能手表和谷歌眼镜等可穿戴智能设备有可能取代智能手机,或将智能手机变成一块只提供显示功能的“哑屏幕”。

  “智能产品向可穿戴的跨越之所以被视为新的革命浪潮,很大原因是这些产品与人体的贴近。”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手机打败PC机也正是源于这种贴近性,而可穿戴科技则更进一步顺应了这种贴近性的需求,技术的成熟与硬件的升级换代所产生的驱动力,已经令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势不可挡。

  诸多问题待破解

  尽管可穿戴设备给人类科技史带来一场理念性变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其发展前景。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穿戴设备给人类生活带来重大改变,但由于仍处初始发展阶段,面临多重发展瓶颈。

  美国知名IT杂志《eWeek》网络版近日撰文列举了可穿戴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可穿戴技术仍属于“少数派”,消费者对此缺乏认知;技术卖点不吸引,设计还需多加改进;尚无相应的生态系统配合,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使用体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功能强大,地位难以动摇。

  在技术层面,可穿戴设备必须立足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没有实现技术突破的前提下,可穿戴设备很难普及。另外,轻巧的可穿戴设备面临的另一个短板是电池。由于可穿戴设备耗电量成倍增加,电池技术发展缓慢将限制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一轮可穿戴设备潮流的出现目前还只是个别企业的产品秀,远未形成产业。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目前,业界最受关注的两款产品——谷歌眼镜和传闻中的苹果智能手表iWatch都没有正式面世,谷歌眼镜尚处于高价使用阶段,国内价格更一度炒高到接近25000元,令许多爱好者“望而却步”,而苹果的iWatch更是“只闻其声”不见产品。

  产品出货量低没有规模效应,成本过高,这就使得产品的定价偏高,影响大规模推广。可以说,可穿戴设备看起来很美,但主力市场尚未真正启动。

  与此同时,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生态系统不够完善,“可穿戴式设备的商业模式成熟还需要时间,很多东西还需要验证”有风险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国内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目前只有医疗领域的商业模式最为清晰;其他的大多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盈利模式有待探索,还缺乏实际的变现能力。

  此外,由于可穿戴设备产生大量数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可穿戴设备大规模进入市场后将面临很大的非议。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