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结束东南亚之行 双赢框架护航“钻石十年”

2013年10月15日 2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周锐)过去7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对文莱、泰国和越南进行正式访问。李克强15日用“非常圆满”评价此访。他表示,中方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打出的今后10年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突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得到了东盟国家与会国领导人的普遍赞同。

  深化合作全方位推互联互通

  2002年到2012年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23.6%,相互投资累计增长3.4倍。外交学院教授苏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黄金十年”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双方以互补方式进行的货物贸易所带来的“量的扩张”。

  在这种情况下,李克强此番做了两手功课。首先是继续做强具有互补特性的货物贸易。这一特点在被媒体戏称为“大米换高铁”的安排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访问泰国时,李克强承诺,中方愿支持本国企业在今后5年内进口100万吨泰国大米,并向泰国展示了中方在高铁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实力。

  不过,只有生产贸易的增长远不足以推动中国和东盟关系的升级质变。因此,在生产贸易领域之外,李克强此番也力图推动中国和东盟在基础设施、金融这两条供应链上也能够更显著的互联互通。

  在“2+7合作框架”中,他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告诉中新社记者,该银行的建立将有望提速中国和东盟在公路、铁路、航运、油气管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从而将彼此在地缘上更加紧密地联接在一起。

  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该银行的建立,意味着双方金融合作也能够有效推进。在此之前,受美国可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增强的影响,一些东盟国家刚刚经历了资本流动逆转,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恐慌。

  李向阳分析,近年来东盟与中国经济周期相关性越来越高,而与发达国家错位。扩大双边本币互换和结算的规模将有效降低区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和结算成本。

  阐明立场友好协商化解分歧

  互联互通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各经济体间开放的态度,而开放态度维系的基础则是对彼此间分歧的有效管理。

  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此番重点强调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携手继续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为和平解决争议创造良好环境。

  针对一些国家此前试图将双边争端上升至中国和东盟间议题,以及将争端诉诸于中国东盟外的第三方来解决的倾向。李克强明确提出,南海争议应当由直接当事方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磋商。单方面将双边争议提交国际仲裁,亦是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做法。

  对于不包括中国的TPP和不包括美国的RCEP在亚洲将如何相处?李克强也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力争于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RCEP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可以交流互动,相互促进。

  李克强为中国和东盟打造钻石十年“清障”的努力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有媒体指出,如果中国和东盟协调好关系,有可能会改变南海成中美战略博弈场的趋向。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指出,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并不针对美国。不过,如果中国和东盟未来若能够解决南海分歧,顺利实现自贸区升级,打造钻石十年,第三方利用中国和东盟间矛盾的空间将会明显收窄。

  突破坚冰重点发力关键节点

  此番出访,在全面深化中国和东盟合作的同时,李克强也选择在一些关键节点重点发力。

  管控分歧的“关键节点”在越南,李克强此番与该国总理决定成立中越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争取于年内在北部湾湾口外取得海上共同开发的实质进展,并磋商研究更大范围海域的共同开发。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指出,作为中越合作最大障碍的南海问题都能成立一个工作组,标志着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又有了新的进展,而且是实质性的进展。

  李克强化解政治障碍推动经济全面互联互通的做法也将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范例。

  泰国则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之一。据介绍,目前,泛亚铁路共有三个方案。而这三个方案都需要经过泰国。

  中国前任驻泰国大使张九桓告诉中新社记者,李克强在泰国推介高铁,不仅能促进两国推动货物贸易,还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推动泛亚铁路建设,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改善东南亚半岛物流、货运及双边贸易。(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