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实体服务亟须构建升级版“防火墙”

2013年10月24日 15:58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参与互动(0)

  随着时代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在外奔波的人越来越多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在这样的前提下,不论是出公差,还是办私事,抑或是假期旅行,交通、食宿等实体服务场所均于人们行程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前不久,有报道称国内数家酒店的开房记录因负责保存的第三方出现疏漏而外泄,再度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客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与热议。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人们在使用线上应用软件时,通常不会填写真实资料,而是用网名和随意编造的电话、出生日期、所在单位等取而代之。不仅如此,当前各大网络平台都已开始推行线上应用绑定邮箱及手机的服务,能够保证客户通过更改密码快速寻回被盗的账号。这样一来,只要用户操作严谨,即便账号暂时遗失,对方也不太可能窃取多少有价值的个人信息及隐私。

  实体行业则是截然相反,消费者更多时候需要向经营者提供真实资料。比方说,在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或是购买飞机票,都要出示身份证、学生证等相应证件;在饭店订餐,或是打电话叫外卖,都要报出手机号、送餐地址等个人信息。更重要的是,当客户提供一份资料后,并不能如线上平台那般同其他工具进行绑定,这就致使其失去了主动保护自己信息的能力,而不得不寄希望于服务人员能认真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拿到这些资料的经营者既没能妥善保存,又没能及时予以销毁,最终造成其遗失并泄露,不仅很可能导致用户遭到恶意骚扰,更有甚者还会引发一些恶性事件,进而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相比于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消费者在实体服务场所留下的个人信息记录外泄,后果往往更加严重。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经营者在存放用户资料时所使用的主要还是其自主研发的WiFi认证平台,抑或是采用外包形式,即第三方提供无线信息技术。然而,这两种保存方式都十分倚重网络的安全性。换句话说,如果系统被木马病毒侵袭,客户的个人信息就很可能失窃。以此次事件为例,尽管某酒店发表声明称事故原因是由第三方某家网络有限公司的服务器出现漏洞造成,后者也已迅速进行了修复,但对于未来如何强化用户信息管理与保护,双方均未给予明确答复。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实体服务行业的信息安全系数呢?一些业内专家日前表示,我国尚未出台《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导致个人信息与个人信息权的界定仍旧不够明确,建立并完善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体系已是势在必行。

  具体来说,法律部门需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于遗失用户资料的经营者和窃取、泄露他人信息,乃至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骚扰、诈骗等违法行径的不法人士予以重罚,且追究其刑事责任。另外,相关机构还要研发并逐步升级专用于实体行业的信息防护系统供其使用。同时,对于服务场所自主研发的WiFi认证平台和第三方提供的无线服务系统的安全性、防患措施,行业部门应加大兼管力度,尝试比照消防设施安检,进行严格地审核,达标后方能准许其营业。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虽然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相对被动,但在捍卫个人权益时,需要表现得更为积极。例如,一旦接到骚扰电话、诈骗短信,或是通过其他途径得知自己资料被泄露,应该第一时间选择报警;一旦得知信息外泄的原因,就要及时诉诸于法律,通过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凡此种种,或能进一步提升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并且对那些不法人士形成威慑,从而真正提高实体服务业的信息防护质量。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个人信息外泄早已不算稀奇,其带来的后果也愈发严重。如今,这一现象又有向实体服务行业蔓延的趋势。是时候了,不论有关部门、服务行业的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应该予以思考——怎样构建升级版“防火墙”?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