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研中心专家:公车改革试点多年 成效并不明显

2013年11月01日 10:0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多地纪检监督部门和媒体近期曝光了有关公车超标、公车私用、公车浪费等问题,中纪委也明确表示将试点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加大惩治力度,公务车再一次成为舆论和坊间关注的焦点。

  公务车改革,始终都被各级党政机关高调提倡,然而,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石耀东所说的,“公车改革已经在多地进行试点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他认为,这涉及到多层利益链的打破,并非仅仅是“抑制公车私用”这么简单。

  事实上也是如此,比如公务车采购问题,尽管早在2011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就对公务车的排量和价格给出了“双18”的限定,工信部去年也发布了关于公车采购目录的征求意见稿,多地党委、政府也明确表示要逐步换乘自主品牌汽车,但是,自主品牌在公务车市场的春天并没有如期到来,外资品牌仍然是不少政府采购行为的首选。

  曾经就此采访过政府采购部门的经办人员,言语间,自主品牌“不够档次”往往成为采购人员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的说法。在一些人看来,采购自主品牌会对政府形象造成损害。“面子”,这个中国人一向非常看重的东西,或是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之一。

  自主品牌真的就没“面子”吗?

  诚然,自主品牌起步晚起点低,早期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以及低价入市的整体策略,确实曾经很没“面子”。但是,随着研发实力、产品品质和技术人才的逐渐积累,一些自主车企已经崛起,不少的自主车型也摆脱了以往的低端形象,足以给驾乘者带来足够的“面子”。

  在这方面,不止一家自主品牌的车企负责人,极为自信地表示旗下产品已经具备了可与外资品牌直面竞争的实力,并且有资格在政府采购中占据相当的份额。

  之前,长城汽车副总经理商玉贵曾经表示,如果政府在高端车上有较大需求的话,长城汽车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充足的准备。”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也认为,自主品牌已经有了与合资品牌较量的资本,“无论是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等都能够达到与合资品牌相当的水准。”现在就要看政府的信心和态度了。而长安汽车党委书记、副总裁朱华荣则介绍说:“和两年前相比,长安汽车目前的新车已经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长安汽车目前的产品设计已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整车设计更趋于国际化,整车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来自一些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也表明自主品牌的竞争力的确有了明显的提升,甚至在某些项目上已经超越了外资品牌。令人欣慰的是,得益于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步,自主车没“面子”的认知,已经成为过去时,自主车型开始进入政府采购的“法眼”,并且呈现了可喜的规模化趋势。

  在此之前,有消息显示,中纪委集中采购了一批长城车作为公务用车;中宣部采购部分荣威W5作为地区宣传用车;北汽绅宝也已经先后获得了包括中央政采、各省市政采、公安及各行业系统的采购订单;广州市和深圳市主要领导分别选乘了广汽传祺和比亚迪,此后不久,当地政府在公车采购中将更多的订单抛向了自主品牌。最新的消息是,1-9月,长安睿骋、逸动等车型共获得3000多辆公务用车采购订单,其中仅睿骋就拿下了近2000辆的订单。10月15日,又有208辆睿骋一次性交付给北京市政府。

  自主品牌车型能够在政府采购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除了政策的引导作用之外,自身产品力的提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比如睿骋,能够拿到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公车单次采购最大一笔订单,是因为作为长安汽车首款中高级轿车,睿骋无论是其技术性能,还是外观造型都可圈可点,自今年4月上市以来,睿骋的舒适性、操控性都引发了公商务人士及消费者的关注,获得了“2013年度政府采购自主创新首选推荐车型”的称号。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曾表示,从整车品质和对国家政策的切合度而言,长安睿骋是公务车最佳选择之一。

  应该说,相对于政府采购,自主品牌再也不是往日低眉顺眼、无足轻重的配角,政府部门是时候改变自主品牌没“面子”的观念,摘掉有色眼镜,去客观地看待一路摸爬滚打才渐成气候的自主品牌了。

  当然,作为自主品牌来说,善用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并没有错,但全靠政府也绝非正确的品牌思路。商玉贵说,自主品牌不应该太多地依赖政府采购带来的销量和业绩增长。这显然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自主品牌只有踏踏实实地提高研发实力和产品品质,才能在未来成就更大的作为。

  “面子”,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来的。无论是对政府机关,还是对于自主车企,都是如此。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