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0月份CPI创新高 长短调整措施需结合

2013年11月11日 10:4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与今年2月持平,创下了8个月来的新高。

  物价连续两个月回升并突破3%,让不少人直呼压力太大。不过相较9月份大幅度上涨,进入10月份后,节日因素影响逐渐削弱,加上天气转好,蔬菜的供应增加,供需一定程度上趋于稳定,已明显使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压力下降。但由于去年同期CPI涨幅仅有1.7%,较小的基数造成同比数据显示出明显的翘尾因素。分析认为,总体来看10月份CPI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上涨因素和主导力量也与之前的9月份类似。据商务部监测的环比数据来看,10月份蔬菜价格的回升速度虽然仍旧很大,但涨幅已经由上个月的12.6%缩小到3.1%。

  不少南方沿海省市受到台风及去年价格较低的影响,鲜菜价格同比上涨超过40%。而对于北方城市来说,随着天气的转冷,本地露天菜逐渐下市,大棚菜还未大批量上市,加上去年价格较低的蔬菜、今年种植面积减少,供应量略有不足,造成了一些品种价格的上涨。据了解,天津等地区的生姜价格已上涨至10元/斤,“姜你军”再度来袭,让不管是菜场销售商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为年末菜价担忧。根据农业部的价格监测显示,全国牛肉均价每斤更是突破了30元大关,与去年相比上涨近三成,达到10年来的最高峰。

  今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业界人士建议,稳定物价必须靠短期应急措施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短期内要通过调节供求、收缩流动性来抑制物价上涨势头;长期来说,提出市场价格调控预期目标、设置监测预警、信息引导、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都是可以进一步加强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四季度CPI同比将有可能比前三个季度继续攀升。尤其是临近春节,人工、运输成本持续上升都会成为成本推动型因素,涨价因素的增多也增加了通胀预期管理难度,所以必须宏观调控保障基本供应,相应减少农产品冬季运输等中间成本,缓解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专家预测,年底前物价仍将保持上涨的趋势,有可能会对整体物价的稳定造成一定压力。不过,从物价整体处于温和上涨的态势来看,即使后两个月涨幅可能逼近3.5%的上限,全年CPI同比上涨约为2.8%,目标仍可完成。

  农产品价格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不仅在于它是日常必需品,而且其在价格链条中传导性很强,其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会向深加工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传导,增加了通胀预期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难度。在公众预期没有改变之前,会给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带来很大压力。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广西主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就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对价格要素进行改革,会促进市场价格更加合理,随行就市。而稳定农产品价格,无疑需要增强供给的能力,保障粮食综合生产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尤其是要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通过加大生产补贴的形式降低粮农的生产成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而在中间过程上,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减少农产品从农民到消费者所经过的环节,有效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防止农产品涨价对中低收入人群消费水平的冲击。张末冬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