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政府放权信号明显

2013年11月14日 09:01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 谭浩俊

  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透露的信息有很多亮点。其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由“基础性”转向“决定性”,是最突出的亮点之一。

  众所周知,首次提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是在十四大报告中,当时的提法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却设了一个前提,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这也意味着,虽然市场可以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必须在政府的有形之手控制下。

  十七大召开,相关的提法和要求出现转变,变成了“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应当说,这次转变还是具有很大突破性的。因为,从“国家宏观调控下”到“从制度上”的转变,已有了较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有了市场化元素,更淡化了计划经济色彩。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转变,此后的若干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就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发挥。特别是竞争性领域,基本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不然,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也不可能推进得如此顺利,民间资本也不可能大范围地进入到原有国有经济高度控制的领域。即便在一些领域,仍然是国有占绝对控制地位,但也可以出现一些民间资本的影子了。

  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从“基础性”调整为“决定性”,无疑是一次思想的飞跃、思维的跳跃、行动的跨越。

  因为,“决定性”意味着,在今后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将不能再对市场进行过度干预,不能对市场加以控制,而必须放权于市场,放手于社会,让市场决定社会资源的配置,让社会来检验资源配置的作用与效果。如果社会检验的作用与效果不明显,市场会作出自我调整,政府则侧重于做好规则的制定和市场秩序的维护工作,为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而这一点,从新的一届政府组成以来频繁向市场放权也可见一斑。如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金融改革试点、放开了贷款利率限制、改革了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等。与此同时,相关的立法工作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很多政府严重缺位的方面,也在不断得到加强。

  接下来,随着整体改革方案的公布,各项具体改革措施的出台,政府放权也将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原来一些被认为必须由政府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也将逐步由政府主导、政府控制转向市场决定、市场调节,政府则制定游戏规则、出台监管办法。

  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政府放权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关键就要看各项具体措施如何制定、如何落实、如何发挥效率了。如果各项措施到位,政府的放权工作也就算到位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就能够发挥。否则,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以更好地适应改革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