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业人士畅谈中国桥梁建设四十年变迁

2013年12月03日 15: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珠海12月3日电 题:专业人士畅谈中国桥梁建设四十年变迁

  作者 邓媛雯 陈彦儒

  港珠澳大桥2日成功架设首片组合梁后,记者3日通过电话采访曾入选2012中国“年度十大桥梁人物”,现任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5标项目经理谭国顺,他谈到中国桥梁建设史的四十年变迁时称这种变迁标志着“中国在各个方面的进步”。

  谭国顺参加工作40年来,先后担任了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跨海大桥等著名工程的指挥长或项目经理,多次创造了国内、国际建桥史上的奇迹。

  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副局长余烈介绍,谭国顺是著名的桥梁专家,属于业界风云人物,自去年底从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位置退休,应管理局的要求,谭国顺继续兼任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5标项目经理一职。

  谈起中国桥梁建设史的变化,谭国顺说:“以前建桥大部分在高空、海上现场露天作业,现在把建桥过程变成工厂化,由高空变成低空,由野外变成工厂,由露天变成车间,有效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他表示,这些改变不仅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中国建筑业的形象。

  四十年前建桥跟现在的区别有多大?谭国顺回忆道:“我参加工作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大量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在山区,就是人拿住锄头、推小推车在挖土石方,人工用锤子打钎子钻孔,人工去挖机坑,人工用绞车去山上拖较重的物体,沙子也是人工到河里去挖,没有专业的企业去供应……当时工作效率极低,工作环境极苦。”

  谭国顺指出,当时修建出来的桥梁跟现在的桥梁外观、质量、形象及技术标准比如跨度、载重量都是有天壤之别的,无法相提并论,而现在建的大跨度桥梁已经是过江过海。这说明了中国已经具备了高素质、高能力的建桥能力。

  对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谭国顺表示,港珠澳大桥提出了“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的创新理念,在工艺布局、厂房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推动了中国钢结构制造行业技术进步,实现了产业升级。

  据介绍,港珠澳大桥钢箱梁/组合梁的拼装采用“长线法”,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型钢箱梁拼装的“车间化”作业,改善了组装、焊接工作条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对大桥的质量、安全、环保、进度等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5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部分长约35.6公里,其中桥梁全长22.9公里,大桥桥梁段分为3个标段施工,其中中铁大桥局负责建设的CB05标段,是从珠海岸近海,经非通航孔桥、九洲航道桥、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桥,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大桥管理区互通立交。2日架设的首片桥梁架是双向六车道大桥的其中一边。(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