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告别财政养老意义重大 双轨制受社会诟病

2013年12月04日 15:39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深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前采用“新人新办法”,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规定,深圳新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期间与企业职工一样,按照一定标准缴纳养老保险。目前,购买养老保险的标准为每月工资的21%,其中单位缴13%,个人缴8%。

  坦白讲,深圳所谓的告别财政养老很像一个噱头。所谓的“新人新办法”意味着,告别财政养老的,仅仅是新入职的公职人员,和绝大部分公职人员没有多大关系。也就是说,至少要过三十多年,才有真正从社保基金中拿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在“新人新办法”的背后对应着“老人老办法”,仍对既得利益群体进行特殊照顾。

  但笔者以为,万事开头难,深圳开了这样一个好头,我们不妨给深圳一些鼓励的掌声。如果全国其他地方政府都能和深圳一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着力于打破财政养老的体制,这对社会公平会有很大的意义。

  长期以来,养老体制的双轨制饱受社会诟病。双轨制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它意味着当企业人员拿着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为自己养老时,广大纳税人却在为数量相当庞大的公职人员养老买单。

  客观来讲,深圳是打破养老双轨制阻力最小的地方。深圳是由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济特区,发展历史不过三十余年,因此,在养老方面,深圳老年人口是较少的,即深圳进入老年社会的速度是最慢的,因此,财政负担以及现实阻力在全国也是最小的。因此,为新入职人员多缴8%的养老金,对深圳的财力而言不是问题。

  客观的归客观,主观的归主观——有时候,敢不敢为天下先是态度问题,而不是财政能力问题。就像许多贫困的地方政府率先在本地推行了15年的免费教育,而一些所谓的百强县却从不吱声一样,财政从来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政府官员有没有那颗为民生服务的心。尤其是对于“新人新办法”这样一条阻力较小的改革路径,所有的地方政府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实行。

  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深圳市政府也答应广大公职人员“待遇不降”是改革前提,这意味着公共财政将会拨付更多的钱用于解决公职人员的养老问题,但眼下的问题是,财政养老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毒瘤。在坚硬的养老双轨制上打破一点缺口都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对于全国和各地方政府打破传统养老体制有一定的表率作用。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