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学家激辩中国经济:改革是唯一出路

2013年12月10日 10:2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中国经济增速是步入下降通道还是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给我们的生活和投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12月7日举行的2013年信诚基金年度金融书籍论坛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等国内学者进行了一场大辩论。

  据了解,这项开始于2010年6月的“年度金融书籍评选”活动,通过资深媒体从业人员联合推荐、专家最后评定的方式进行,中间加入网友和读者互动推荐,旨在评出有独立价值观点、鲜明时代特征、深远影响层面的金融书籍。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受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未来是下降趋势。彭文生指出,首先从人口结构上来看,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平衡。在彭文生看来,只有一个平衡的人口结构才是合理的。

  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速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经济结构的失衡。彭文生表示,中国有很多结构不平衡的体现,如服务发展落后,重工业产能过剩,此外中国的收入差距扩大也导致严重的后果,消费太低,储蓄率高,投资率高。

  彭文生表示,人口结构失衡带来的劳动力下降趋势、投资率降低以及生产效率的下降,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三个因素中,劳动力下降、投资率下降的趋势很难改变,而生产效率提高,受益于我们经常说的经济体制改革。把这三个放在一起看,我们做一个估算,估计难以改变经济下行的方向。”

  但彭文生的“中国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的看法并未得到其他与会学者的认同。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仍然非常巨大,中国并不必然结束高速增长期。他指出,导致中国继续高速增长的很多潜在条件仍然存在,如中国的城市化率现在刚刚超过50%,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比如80%甚至90%,中国还有几亿人口要从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中国的城市经济还要大大的扩展。这些无疑继续成为未来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因素。

  其次,中国过去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要素投入和改革带来的资源再配置的效应。未来经济增长可能要更多的依赖技术进步。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潜力才刚刚开始,中国未来在技术进步方面是有非常大潜力的。

  王小鲁也表示,中国经济现在确实面临着增速下降的挑战,但主要是需求方面的约束。他表示,造成目前消费和储蓄,消费和投资之间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如果未来能够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使得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中一个最重要的带动力量,中国还有可能继续保持相对比较快的经济增长率。王小鲁称,“要做到这一点的话,我认为关键在于改革,比如说财税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土地制度等的改革,所以未来如果能够实现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则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中改善结构,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增长。”

  同样看好中国经济的还有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明年的经济增长,我们要比多数机构乐观一点。”黄剑辉表示,三中全会的召开将激发各个主体的动力,改革的红利也会有所释放,所以对中国明年的发展,还有未来的发展要充满信心。

  黄剑辉表示,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改革红利来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市场化会引领非公经济;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事实上,中国经济从今年三季度已经开始企稳,“企稳的原因主要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比较大。”黄剑辉表示,从四季度来看,经济的景气度将好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平稳的增长。李侠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