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媒:中国创新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2013年12月17日 08: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日前刊文说,中国正在努力放弃过去仿制西方商品的模式,而试图在创新领域超越美国。用不了多久,中国的创新项目就将走向国际市场。文章题为《“世界工厂”欲在新技术领域定调》,摘要如下:

    多年以来,在投资者眼中,中国工业领域就如同外国公司的一个巨大而廉价的加工车间,中国科研人员的研发活动不过是对西方商品进行“复制+粘贴”。不过近年来,中国在努力改变世界的看法。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科技园区,许多年轻而富有创意的专业人员在这些园区里从事创新活动,而且卓有成效。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便是典型。

    表面上看,中国的硅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在这些其貌不扬的写字楼里,一个由高科技领域企业家和风投资本家组成的阶层正在茁壮成长。他们的崛起推翻了关于中国互联网公司只会复制西方产品的固有观念。

    中关村可谓是硅谷文化的变种。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锐对美国《华尔街日报》说,新一代创业者不是在模仿美国的产品,他们是在模仿硅谷的风格、个性、管理和融资方式。而且,他们抛弃了中国传统上服从管理、强调规模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企业模式。

    在中关村,年轻的技术人员与人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交往频繁。其中很多投资者都是在中国早期互联网创业史中发家致富的,如今他们的重点是培养拥有新理念的创业者。这里的孵化器和咖啡店提供办公场所、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接入服务,地方官员为创业者提供补助。这里的竞争虽比不上硅谷,但也越来越激烈。

    创新企业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大公司将资金投向类似的项目。这与过去的情形截然不同:中国的创业者过去往往不得不从朋友和家人那里借钱办公司。如今投资人从创新企业的发展中看到了希望。比如手机制造商小米的成功就非常令人鼓舞,这家公司如今的市场估值已达100亿美元。

    中国的确在努力放弃过去仿制西方商品的模式,选择自己的道路。风险投资公司D C M的合伙人卢蓉说,她现在越来越多地看到有一些中国新兴的产品在美国还没有出现。谷歌中国公司前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认同这一观点。他说,在许多领域,中国的企业和用户更为先进,中国的创业者的确试图在创新领域超越美国。

    独立分析人士德米特里-阿达米多夫指出,近十年来的情况表明,将中国视为他国技术和商品复制者的观点已经不完全符合事实了。当然,在当前的国际劳动分工中,中国仍然主要还是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有意识地推动创新产品的生产,许多地方出现类似硅谷的科技园区。

    俄罗斯BC M第一银行经济学家谢尔盖·杰伊涅卡指出,众多科技园区和创投基金的出现表明,中国不仅重视产品的生产(这方面中国一向强大),而且致力于发展创新项目,其中包括在信息技术领域。短期内,大多数项目立足于中国国内市场,但假以时日,中国将走向国际市场。

    N E O中心咨询集团合伙人亚历山大·基林指出,中国的科技园区均由政府设立,中国政府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为目标,因此不会任由科技产业自生自灭。所有新的技术和创意都会得到政府关注,其中最优秀的方案将得到相应的资助。

    鲲领公关高级咨询师伊戈尔·别德尔日斯基认为,中关村已经成长壮大,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园区。他说:“中国领导人很早就意识到,科技是未来数十年的增长动力之一,因此对建立科技园区给予扶持,这为中关村25年的成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25年来,中关村涌现出诸多成功的项目和公司,其中包括像联想、方正这样的世界级巨头。”

    SAP独联体区域总裁维塔利·波斯托拉季在谈到中国科技园区发展问题时指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他说:“中国企业在为西方大公司生产定制产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当然希望利用这些经验来生产自己的产品。但是要想开发自己的创新产品,仅靠经验丰富的、甚至是有天赋的‘仿制高手’是不够的,还需要开发出能够支持生产的技术,还需要能够孵化创意和高科技公司的生态系统。”

    基林补充道:“现在可以断言,用不了多少时间,中国将不仅以生产优质贴牌产品而著称,同时也将推出畅销全球的国产软件品牌。中国正在‘复制产品———改进产品———打造自有品牌’的演进之路上迅速前行。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