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业现代化为“产融结合”提供新契机

2013年12月26日 10:48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工作时提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

  业界人士分析,近些年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大为提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带来了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和效益提升。这为金融资金进入“三农”领域带来了新契机。而在一些地区的订单融资、土地信托流转经营探索中,开始出现了微观层面的“产融结合”以及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深,不但摊薄了生产成本,还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渐改变农业看天吃饭的局面。第一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加大了对金融资金的吸引。

  在近日召开的“2013年清华PE金融资本年会暨投融中国高峰发展论坛”上,许多风险投资人都表示出了对投资现代农业前景的看好。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投资决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夏告诉记者,在未来3~5年里,农业应当是风险投资特别关注的行业,因为农地流转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上是农业的产业化布局,会带来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这对金融资本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从现代农业的发展看,金融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资金需求期限变长,体量变大,需求主体也从单户经营的农户转变为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迫切需要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和流程上做出创新,丰富产品层次。此外,农村金融需求从单一的信贷向保险、期货、信托等多元化需求转变。

  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无疑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许多地区由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的现代农业雏形,为农村地区信贷从零售式向批发式转变提供了可能。农村信贷投入原本是一种低效益的扶持式的金融服务,而在将来,农村金融有望与农村经济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循环,真正让资金作为基本生产要素发挥集约效应。这是因为,以往在农业生产中,资金是最难集聚的要素,因为土地和劳动力会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出现自发式的集聚,但资金投入却受到信用状况以及农业风险的制约,将来这一瓶颈将随着农业抗风险能力增强而逐渐被打破。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16.73万亿元,同比增长18.6%。近些年农业贷款的增速提高,与承贷主体的变迁不无关系。在多年以前,农村贷款大多是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如今在一些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成为新的支持对象,监管部门也号召把专合社、家庭农场纳入授信评级范围。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种变化无疑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不但要创新金融供给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还要以供给创造需求,促进农业生产力提升。比如,在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中,订单融资被大量使用,并作为贷款优惠的条件之一,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菜农使用订单的积极性,使得蔬菜生产组织形式更加优化,金融服务方式成为农业产业化整合的重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农村金融需求的放量增长亟须金融供给的扩容。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出现。这些小而灵活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以中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且扎根地方农村,凭借着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对风险控制相对较好。同时,目前有不少村镇银行还对贷款主体提供跟进服务,例如财务管理层面上的指导、市场预测等,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村镇银行普遍注册资金较少,直接导致贷款最高发放额度比较低,面对近几年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经常无法满足农民及农村企业的需求。同时,农业抵押难、资金链的限制等传统问题依旧或多或少地存在。所以,基于以上因素,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是受到了一些发展上的限制。

  金融对于整合当地的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也必须更好地运用金融。在此背景下,村镇银行等专业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不仅显得非常有必要,还应该持续加大发展力度。对于这些主体本身而言,须保证其服务对象和服务理念符合定位,支持小微企业及农户;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加大对其支持,通过金融杠杆使政府资源得到放大。记者李文龙见习记者张末冬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