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仅8家公司成功转板 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需完善

2014年01月13日 15:0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上周,原在新三板市场挂牌5年之久的安控科技,在获得创业板上市批文后,开始启动登陆深交所的各项程序,这意味着时隔15个月之后,又一只新三板“丑小鸭”将变身沪深交易所的“天鹅”。随着近期新三板市场即将大扩容,越来越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会否成为拟上市公司争夺IPO资格的新战场?而如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企业上市融资的帮助,将对不同市场间的转板制度提出新的考验。

  层层审核仅8家公司成功转板

  2013年12月,国务院发布针对新三板市场“升级”的《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新三板市场的热度并不逊于暂停一年之久的IPO市场。但记者发现,从现有规则程序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的难度依然不小。

  2009年8月,久其软件成功登陆中小板,成为新三板市场历史上首只转板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之后的三年间,还有6家公司陆续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不管是与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相比,还是与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量相比,能够成功转板的公司少之又少。再加上目前并没有关于公司转板上市的特殊安排,新三板挂牌公司要想转板沪深交易所,仍然需要经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层层审核,想要变身“天鹅”难上加难。

  从安控科技的转板之路,就能看到其中难度。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这家公司早在2010年12月即打算转板,2012年5月,公司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核,但直到今年1月才真正开始进入发行上市程序。不会对IPO秩序形成太大影响

  目前,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数为355家,而在2014年1月,还有超过200家公司将在新三板市场挂牌。此前,监管部门提出未来将建立机制,使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直接转板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这种情况下,新三板的快速扩容,会不会开辟争夺新股成功上市的IPO新战场?

  进入2014年,随着IPO的实质性重启,原先700多家排队等待完成IPO的拟上市公司竞争越发激烈。尽管证监会表态今年1月将有50家左右公司获得上市批文,但在这背后,仍有六七百家公司排队。

  此前证监会表示,新三板的挂牌公司可以直接转板至证券交易所上市,但转板上市的前提是挂牌公司必须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股票上市条件,在股本总额、股权分散程度、公司规范经营、财务报告真实性等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

  金元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陈永飞表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新三板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区域性股权市场符合条件的公司,可以到新三板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中,达到上市条件的,也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虽然各个层次的市场具体标准有所差异,但市场机制的要求并无二致。

  不过从目前的制度规则看,监管层并未公布转板的特殊安排。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便希望转板,新三板挂牌公司还得像其他公司一样,通过证监会相关程序。这意味着,尽管新三板挂牌公司会大量增加,但可能还不会对现有的IPO秩序形成太大影响。

  利大于弊转板仍需制度细化

  虽然在新三板挂牌对于企业最终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上市还没有直接帮助,但企业挂牌新三板积极性仍在提升。有投行人士表示,挂牌新三板,将成为企业登陆沪深交易所的“热身”,可以增加透明度和知名度,这对企业来说利大于弊。未来如果转板制度完善,这种提前“热身”或将对转板起关键作用。

  目前,除了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市场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其他企业并不用定期公布财务报告,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真实性很难得到检验。对此,北京一家投行人士表示,企业乐意挂牌新三板,实际上都是希望让市场检验它们的真实情况,以方便未来的IPO。

  长江证券从事新三板研究的宋望明表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点选择在不同市场挂牌上市,这样就可以依托转板机制、创新性产品等实现在各市场之间的流动,从而将不同层次资本市场间有机联系起来。

  对此,部分投资机构表示,未来监管层需要出台对公司转板的具体安排,比如对挂牌新三板时间、信息披露质量、业绩增长的要求,这将会促使企业避免扎堆现有的新股“堰塞湖”。

  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表示,新三板可成为创业板的蓄水池。建立健全新三板绿色转板机制,明确不同层级市场间的关系,在兼顾上市公司品质、保障投资安全的原则下精简上市流程,降低新三板挂牌公司上市成本,将使场外市场的功能能够顺畅发挥,真正建立起新三板作为初级市场培育上市公司、增加投资者对投资对象了解的作用。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