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股发行问题频现 考验IPO改革成色

2014年01月13日 15:2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上周,奥赛康紧急暂缓发行的消息,进一步聚焦了市场对新股发行“三高”、大股东套现、中介机构赚取高额保荐费等痼疾重现的担忧。这无不考验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成色,以及监管层应对新问题的反应速度和处理智慧。

  长期以来,A股市场备受诟病的“圈钱”问题,使得中小投资者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此次监管层通过发行制度改革,出台诸如高管减持与发行价挂钩、网上申购引入非限售股配售机制、存量与增量发行模式等系列改革措施,逐渐向注册制过渡,旨在打造更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重启IPO,监管层本意是尽快恢复被暂停的A股市场融资功能,让成长性企业获得急需发展的资金,从而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在此轮IPO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要想让股市真正地回归投融资功能,发挥高效率的资源配置作用,监管层着实面对不小的挑战,急需完成的事情还很多。

  首当其冲的是,新机制对抑制“三高”、“圈钱”等痼疾的成色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已经公布定价的公司来看,新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估值水平普遍高于30倍。暂缓发行的奥赛康发行价更是高达72.99元/股,首发市盈率达到了67倍,远远高于创业板医药制造业静态市盈率(55.31倍)。这尽管有投资者长期被压抑的打新热情的释放,以及对新股高回报的预期等多方面的原因使然,但难免让人担心,这股打新热情究竟会持续多久?可能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

  其二,在IPO改革逐渐推进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和漏洞,监管层必须尽快地去革新或完善相关制度。比如,被寄予厚望的老股转让机制,原本是想通过老股转让增加流动性、打击“三高”,但大股东提前套现的新问题又随之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奥赛康,倘若按目前的方案继续发行的话,大股东有望提前套现31.8亿元。这比原始股解禁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会更大。因此,如何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堵住漏洞,则显得尤为迫切。

  其三,此轮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厘清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但在整个过程中,如何确实做到不过多干预市场、回归监管本色,对于证监会来说并非一件易事。奥赛康暂发上市,证监会回应称是企业和机构自主做出的决定,但如果类似情况频频出现的话,而企业和机构还要坚持发行,证监会是该行政叫停还是任由市场决定,委实为一个两难的选项。由于奥赛康并没有违反现有规则,选择叫停显然有违市场化改革的初衷;而让企业和机构坚持发行的话,则需面对市场和舆论的指责和压力。又比如,面对市场的承压,对新股发行节奏是控制还是让市场决定。这些两难问题如何抉择,无疑考验着监管层的勇气和智慧。

  与此同时,市场化的改革对监管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鉴别、发现、防范并处理机构和大股东联手做高发行价、通过老股转让提前套现?如何引导市场真正回归到价值投资?如何让资本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融资的正向作用?而找到这些问题最佳答案的路径只有一条,就是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管和问责机制,才能有效根治新股发行等环节中的痼疾。如此看来,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