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白酒行业不能“发酒疯” 望变成“民酒”

2014年03月17日 11:13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去年7月底销售环节出现一次离职潮后,今年春节过后,郎酒集团再次曝出不少员工辞职。据悉,郎酒集团工人的离职和薪水有关。一些离职工人反映,去年,伴随着酒厂效益下降,一线工人的年终奖大幅下降,不少人看淡郎酒集团前景。

  其实,效益下降的不只郎酒集团。中国酒协副秘书长兼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2月25日在成都参加“2014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时就认为,“白酒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对白酒业深度调整的原因,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唐桥一语道破:“酒企要走下‘神坛’适应市场,‘禁酒令’下,白酒消费格局发生巨变。‘禁酒令’只是诱因,根源还是内功没练好。”他在3月6日参加全国两会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3年前我就当着全国许多同行面说过,白酒业已开始发‘酒疯’,必须冷静下来。”

  唐桥关于白酒业已开始“发酒疯”的话,让记者联想到两年前国内名酒正竞相涨价时的一件事。一天,随一位朋友参加一次聚会,做东的朋友从车上搬下一箱6瓶装五粮液,一人面前放一瓶,用的还是喝茶用的大杯子。记者当即就说,朋友聚会何必喝这么高档的酒,也没必要拿那么多。做东的朋友盯了记者几秒后悄悄地说:“不喝高档酒,别人还以为我混得不好,不拿那么多,大家喝不尽兴,我这脸往哪儿放?”几轮互敬下来,四个人面前的酒已所剩无几,记者带着羡慕的神情问坐在左边的一位:“你们的酒量怎么这么好啊?”他压低声音并凑近记者耳边说;“你没看我都去了几趟洗手间了。教你一招吧:喝一杯就去趟洗手间,用手抠喉咙,吐了。”

  此事让记者很久难以释怀——消费者也在“发酒疯”。原来,“朋友”聚在一起喝酒喝的是面子,所谓面子不过是建立在报销基础上的,所谓的酒量不过是跑洗手间跑出来的!当晚记者躺在床上,越想越不是滋味:每往杯子里倒一瓶酒,无异于一沓沓的钞票往马桶里扔;无异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洒下多少汗水种出的粮食被倒进了马桶。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禁酒令”是白酒业深度调整的诱因的话,那么,“禁酒令”是一场及时雨,它从根本上断然扼制并摧毁了依靠面子消费、公款消费等畸形消费构筑起来的白酒消费大厦,让白酒价格回归到它真正的合理区间。

  “酒疯”过后当清醒。在白酒不断涨价的前几年,不只消费者在“发酒疯”,酒企、地方政府、员工似乎都在“发酒疯”。酒企恨不能天下人都喝酒,个别地方政府为了税收和就业也恨不得人人喝酒,酒企员工为了自己的福利也巴不得人人喝酒,而且都希望酒价接二连三上涨。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事。再好的酒也还是酒,不管是金粮银粮钻石粮酿出的酒还是酒,其商品属性决定了它的价值区间,超越了价值的商品最终总要回归到其价值范围内。

  当然,白酒业进入调整期,并不是白酒业就没有了希望,唐桥认为,“官酒”模式不可能持续,当务之急是认真理解、积极响应、坚决支持“禁酒令”,让白酒回归理性,回归市场,回归消费者,回归正常利润。正如唐桥所说,白酒业的希望就是变“名酒”为“民酒”。只要是接地气、让广大老百姓消费得起的酒,就是有希望的酒。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