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城镇化浪潮中涌现“寻根热”

2014年04月06日 15:5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清明期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人流如织,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移民后裔参加祭祖大典。

  “来对家谱的、祭大槐树的人逐年增多,人们的寻根意识越来越强烈。”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祭祖大典活动负责人何东海说,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每年接待约120万人次访客,清明节客流最多时一天达8万人次。

  “中国人的寻根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血缘认同的家族寻根,寻根仪式包括修家谱、建祠堂、共祭先人等;二是基于文化认同的始祖寻根,比如拜谒黄帝陵、举行祭炎黄二帝的祭典等。”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勃说,中国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寻根文化浓厚,近代有所式微,这些年出现了复兴的趋势。

  年届七旬的王荣铎是山东滨州一地王姓的家谱修订主持者,近几年经常有人找他来“对祖谱”。王荣铎说:“修家谱需要组织者有钱、有闲、有文化,现今符合这些条件的人越来越多,家谱作用也被重视起来,参与修家谱的人就多了起来。”

  “90后”的西南某大学大三学生叶子华仅知道自爷爷那一代从江西迁到广州,对家族的其他故事则一无所知。“爷爷去世的早,我问爸爸,可他没回过老家几次,也知道的不多。”叶子华说,他计划今年回一趟江西,探寻一些老家故事。

  “出现寻根热首先因为中国人有寻根的传统。”山西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郑玉光说,之所以近些年热起来,与中国的城镇化快速推进密切相关,因为城镇化使人远离故土,变得原子化、个体化,精神上的孤寂感是导致产生寻根愿望的重要原因。

  “对个体来说,寻根能让人找到归属感,汲取先人的精神力量,廓清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的生命追问。”郑玉光说,对国家来说,寻根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常嗣新说,对一些背井离乡在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成了“精神上的个体户”。这时家族观念能让他们找到自己在时空坐标中的位置,找到归属感。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