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走进戈壁深处的红柳压气站 感受西气东输带来的“福气”

2014年04月25日 09:4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MAIN0000002.jpg

位于甘肃省安西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柳压气站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03.jpg

红柳压气站的部分员工,他们守护者西气东输这一能源大动脉,为下游4亿人送温暖。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04.jpg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酒泉输油气分公司档位数据侍国华介绍公司相关情况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05.jpg

红柳压气站内的悬挂式过滤器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06.jpg

红柳压气站站内的卧式过滤器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07.jpg

红柳压气站站内的压缩机机组,压缩机是压气站的“心脏”。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08.jpg

红柳压气站员工王彪和他的同事正压缩机房对压缩机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09.jpg

红柳压气站员工王彪和他的同事正对压缩机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10.jpg

王彪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检测管道是否漏气,仪表是否正常运行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11.jpg

王彪和同事走在设备检修的路上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12.jpg

王彪和同事正对西气东输管道进行日常维护 人民网杜燕飞摄

MAIN0000013.jpg

西气东输三线建设建现场 人民网杜燕飞摄

  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红柳压气站地处甘肃省安西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腹地,海拔1617米、昼夜温差大、风强沙多。37名一线工人坚守这里,担负着天然气传输、过滤和增压任务,并根据需求调节不同管线的输气量,守护着西气东输这一能源大动脉,为下游4亿民众送去“福气”。

  作业员王彪,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来自海南,2009年被分配到红柳压气站。从海边到戈壁,4年的风沙考验和寂寞淬炼,如今这个29岁的小伙子已成长为技术骨干,徒弟们亲切地叫他“彪彪师傅”。“彪彪师傅”有句口头禅:“我们在戈壁滩上是苦了点,想到咱输的这气能温暖千家万户,心里就满是幸福。”

  红柳压气站的核心设备——压缩机组,功率相当于一台波音747飞机发动机,关键设备技术却被外企所掌握,每次维护保养均需支付高额服务费。为此,王彪和三位同事分成几班,刻苦攻关、轮流操作,用两个月时间掌握了相关技术,这让他们很“得意”。“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把一台有故障的压缩机处理好,听它轰隆隆地往下游送气。”王彪说。

  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红柳压气站实行24小时倒班制,大家手机全天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全员出动,随时应对各类突发故障。王彪说:“这种工作节奏时常延续到休假生活中,夜里听到手机响起,从梦中惊醒的第一反应就是压缩机是不是又停了?”正是这种工作状态保障着千家万户的用气需求。

  红柳站原本没有红柳。小伙子们向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要了几株红柳树苗,种在了压气站门口。几经寒暑,如今这几株红柳已经在戈壁滩上生根发芽,与压气站一起成长。

  王彪说:“我觉得我们红柳人都是最美的,我们就像生长在荒漠的红柳一样,以‘红柳品格、铁人气魄、祁连胸襟、戈壁情怀’的追求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保障了西部能源战略通道的平安与畅通。”

【编辑:刘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