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首季经济形势述评:攻坚克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2014年04月28日 20: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日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在一季度经济总体呈现出基本稳定态势的同时,制造业通缩、债务违约事件、资本大进大出、楼市遇冷等潜在风险苗头渐显。专家指出,应理性客观看待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与挑战,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我国经济有望攻坚克难,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经济领域出现新问题新挑战

  在3月份CPI同比增长保持低位的同时,3月份PPI同比下降达2.3%,这已是PPI连续25个月维持负增长,表明当前我国工业品价格回升乏力,制造业领域正面临通缩压力。

  “PPI的跌幅比预期要大,说明当前经济正承受一定下行压力和通缩风险。”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在PPI持续走低的同时,我国房地产市场近期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3月份起,一些城市的楼盘出现降价开盘现象,但降价并未换来成交量的反弹。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8%,一些城市的成交量达到近几年来低点。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贸易逆差、外汇占款增长缩量等一系列现象接踵而至。

  按照今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6.05水平计算,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贬值超过3%,贬值幅度之大为近年少有。与此同时,体现热钱变动情况的外汇占款从近两个月出现增量骤减现象,跨境资金进出波动十分剧烈。

  此外,继超日债违约引发国内首单公司债违约之后,中国个别房企的债务风险问题又引起媒体高度关注,一些外资机构甚至夸张地宣称,违约风险正把中国这艘巨轮带入“贝尔斯登”时刻。

  “如果通缩加剧会导致企业盈利下降和抵押品贬值,这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的下降和违约风险的上升,会进一步加剧通缩,从而引起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警示,如果不加以重视,以上风险会形成合力,可能对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冲击。

  理性看待当前潜在风险

  对于以上一系列潜在风险,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困难是中国经济发展至当前特殊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不可对此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亦应保持乐观心态,理性看待,沉稳应对。

  “受全球制造业增长动能放缓的影响,目前各主要经济体基本都处于阶段性的工业领域利润萎缩、PPI同比下探的局面,预计随着欧美发达经济体日渐走上复苏通道,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通缩现象有望缓解。”连平说。

  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正生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在全球仍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外汇占款依然处于净增长态势,跨境资金大规模抽逃现象不会上演。

  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债务违约风险,业内人士指出,债券市场出现局部违约属于市场的正常现象,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整体债务率水平不高,风险总体可控。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看来,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种种变化,属于市场的有序调整,从长远来看,这种变化有利于我国楼市的健康发展,市场不宜过度解读。

  专家认为,以上问题是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必然产物,当前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改变。

  目前经济形势符合宏观调控和发展预期:经济增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就业形势总体较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贸易收支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居民收入状况较好,经济结构也呈现出积极变化。

  改革发力未雨绸缪渡难关

  令人欣慰的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正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序有力推进,以改革为推动,中国经济正在攻坚克难,寻找新的动力和活力。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于今年3月1日全面实施,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

  自3月17日起,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进一步增强。

  4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上限。

  4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

  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更多信贷资源有望配置到“三农”等领域。

  “这些改革举措都坚持市场化取向,意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市场体系。”G20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认为,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活力,中国经济通过市场化改革,正在重获活力。

  “相比于一些刺激计划,改革创新是应对挑战、防范风险、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这些改革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有利于抵御经济风险,中国经济必将攻坚克难,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