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中国密集“微刺激” 应对经济放缓

2014年05月19日 12: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周锐)近来陆续披露的4月份中国多个经济指标出现增速同步回落的景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楼市遇冷所引发的系列风险,中国官方在强调战略平常心,保持宏观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也密集推出“微刺激”对经济进行区间管理。

  目前,新开工项目的增加,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等领域的提速显示出官方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补强短板,依靠简政放权、放开准入激发市场活力的举措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业内专家预计,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有望在2014年年中开始回暖。

  2014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回落至7.4%,创出自2012年四季度以来的新低。而刚刚过去的4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仍然在放缓。

  4月份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至1.8%,创出近18个月来的新低。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降2.0%,连续26个月同比回落。

  价格指标走低让中国经济是否已进入“通缩”成为市场热议话题。而稍晚时候公布的工业、消费和投资的数据更是彰显出经济下行压力。

  4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7%,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较3月份降低0.3个百分点。1至4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3%,增速比1至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面对诸多经济指标的疲软,中国高层拿出了明确的应对策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考察时强调,要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多个场合强调,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既要保持定力,也要高度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主动作为,有针对性地陆续出台相应有力措施。

  从为小微企业减税的“减法”到提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法”;从列出“菜单”吸引民间资金“稳投资”到简化程序助力企业“稳外贸”,刚刚过去的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四度出手,打出政策“组合拳”。

  上周中,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推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部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比于过去旨在短期内拉升经济增速的大规模刺激,中国官方本次密集推出的“微刺激”均着眼于通过释放市场活力,达到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效果,并尽量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被市场称之为“新药方”。

  从4月份数据来看,这一新药方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1-4月份,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1-3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2.8%,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

  同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大增153.7%;铁路运输业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2%。

  除了这些亮点,同步放缓也被认为只是表象。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分析说,3、4月份的经济增长值所对应的CPI指数各不同,再扣除相应的物价,消费实际是缓慢上升的,内需则是回升迅猛的,海关的相关数据也连续两个月回升。

  宋立强调,新建项目增加、基础设备更新指数上升、基础设施投资提速等种种现象都标明经济结构在优化。

  国际投行的专家也做出了类似的判断。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分析说,虽然出口方面官方数据看起来比较差,但如果通过调整屏蔽干扰因素可发现,一季度中国出口的实际增长是3%到4%。欧美经济好转以后,中国下半年出口会比上半年要强。

  官方近来的密集出手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企稳。朱海斌分析说,中国官方在基建、环保、保障房等方面的政策,对经济会带来一定的提振。而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下滑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制造业,相对来说服务业还是比较稳定的。考虑到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制造业,其稳定表现将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提供较大帮助。(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