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商务部: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014年05月20日 1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5月20日电 今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对于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以及贸易便利化方面的诉求,在19号文中都提出了应对政策。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特别强调整顿和规范进出口环节的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他表示,第一,文件制定过程时间短。文件出台从3月27日商务部召开第一次部门协调会,到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一共花了不到40天的时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协调的结果,也是各个部委、各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也得到了商协会、中介组织和很多企业的支持。

  第二,文件制定参与部门多。因为对外贸易是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参与这个政策的制定一共有17个部委,还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两个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共同参与。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对外贸易稳增长方面涉及到的地方诉求、企业诉求,还包括社会的一些关注,在文件中均有体现。包括出口退税方面,有的地方承担的压力大一些,特别是沿海省份,在文件中专门有完善退税机制方面的意见。对于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以及贸易便利化方面的诉求,在19号文中都提出了应对政策。也包括社会上对外贸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文件第15、16条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对外贸易的作用在这里面比过去的表述更加明确,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对稳增长、保就业至关重要,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

  第四,出口与进口并重。文件不仅对出口方面给予便利化的支持,强调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和支持拥有还是产权品牌、营销网络、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对进口方面也有比较多的表述。支持企业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必要的一般消费品进口。

  第五,强调“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带动贸易。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不仅有一般贸易,也有加工贸易,贸易主体不仅有国有、民营,也有外资。在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承接国际转移的时候,有一部分就会自动变成出口的能力,这跟出口是直接相关的。过去三十年来,加工贸易大幅度上涨,对这一块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改革开放,我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现在“走出去”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带动了出口。所以文件中首次提出,一是加工贸易方面,我们要稳定政策,创新模式,有序地向中西部转移。同时,专门对“走出去”带动贸易有一段描述,这跟过去是不一样的。

  第六,兼顾了不同的贸易主体和贸易方式。对这些企业主体和贸易方式都提出了要求,都有一些支持性的政策出台,既有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包括市场采购,包括外贸综合服务型企业,同时强调了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中国现在要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优化企业主体结构非常重要。文件提出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

  第七,改革创新精神强。文件在整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比如,特别强调了整顿和规范进出口环节的收费,推进贸易便利化,有些收费该取消的就取消,该降低的就降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第八,加强了管理与贸易促进相结合。文件在提出贸易促进的同时,对企业的自律、行业组织作用,有专门描述。比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预警、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防止恶性竞争,努力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建立外贸企业信用记录数据库。惩戒失信、打击欺诈,促进外贸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这是笔墨比较重的一段描述,下一步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中介组织将和企业一起努力,在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诚信体系方面加大力度。公平竞争环境,对好的企业就是一种政策的支持,不公平很难真正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们现在很多企业“不怕老外怕老乡,就怕他乡遇故知”,原因是什么?就是自己跟自己在竞争,同质化的竞争,这样两败俱伤,而且后面的售后服务、品质保障、研发都跟不上,所以文件里强调这一点。

  第九,注重近期和长远的有机结合。文件不仅对近期的稳增长有要求、有政策,同时着眼于长远,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也有更多的提法和具体的要求,应该说兼顾了当前与长远,中国外贸要实实在在地为国民创造福利,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目标。(中新网财经频道)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