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种业知名人士纵议:民族种业如何逆境奋起?

2014年05月26日 20:2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于文静、董峻)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良种在农业增产中贡献率超过43%。自主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一大批优良品种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然而,我国种业整体实力较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面对国外种业巨头纷纷入华的挑战,民族种业如何逆境奋起?

  记者日前就此话题采访了水稻育种家袁隆平和谢华安、玉米育种家程相文、油菜育种家傅廷栋、蔬菜育种家方智远、种子企业家李登海和张海银等种业界知名人士。

  中国种业面临跨国公司深度挤压

  记者:当前,国际种业交流与合作日渐深入,为何突出强调壮大民族种业?

  张海银:中国种业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跨国公司的深度挤压和强势竞争,中国种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族种业。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种业发展的控制权和农业发展的主动权,保证粮食安全,使13亿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方智远:以蔬菜种子为例,在与跨国种子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国内蔬菜种子占据约80%的份额。当前我国蔬菜种业发展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2000多个蔬菜育种科技人员以及主要育种技术、种质资源大部分为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所掌握,现有的蔬菜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育种创新能力不强,而国外跨国公司凭其资金、技术优势正虎视眈眈强势进入我国。

  谢华安:随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增加粮食产量将主要依靠提高单产,要不断培育优良新品种。当前迫切要求将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加大粮食作物育种新材料创制和新品种的选育力度。

  记者:良种对提高粮食产量潜力有多大?

  袁隆平:以水稻为例,我们正在向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稻育种第四期攻关发力。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平均亩产约为800斤,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至2%。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意味着亩产翻番。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至1300斤。

  产学研脱节制约种业发展

  记者:我国种业发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和瓶颈?

  傅廷栋:产学研脱节,是当前阻碍我国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原因一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大型的育繁推一体、研发实力强的种子企业还不多;二是管理体制问题。

  方智远:现有育种科研机构与种子企业结合得不紧密,育种科技人员的业绩评价脱离实际,研究所办企业机制不灵活,很难做大做强,亟须深化体制改革。

  程相文:随着玉米种子“先玉335”等国外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快速推广,中国进入单粒播推广时代,这一技术革新彻底颠覆了中国农民的传统种植方式,改变了中国种业经营模式和育种方式,目前我们缺少新型种子资源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核心竞争力,这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登海:我在1985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杂交玉米产业化的科技企业型单位,至今已28年。种业改革的制约因素除了体制机制外,还有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观念,以及部门、单位、个人利益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希望尽快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产业化种业公司的发展。

  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记者:加快我国种业发展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张海银:要着力打造现代种业体系,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和部署,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作为民族种业发展的“领头雁”。同时,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切实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促进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依法有序向企业流动。种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必须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傅廷栋:过去虽然也提倡产学研结合,但成效不大,主要是没有联合的公共平台,还是各干各的。去年底,国务院文件提出,要建立育种科研平台,打破院所和企业界限,联合国内研发力量,建立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这对于促进我国种业的快速发展,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登海:建议尽快修改种子法、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税收、信贷等方面扶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新品种与旧品种的差异标准,只搞微小差异改良、不提高新品种差异标准是保护落后。希望国家在种业方面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