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收费只增不减需明确回应

2014年06月10日 10:43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银行收费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公用事业价格,但银行收费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监管部门自然不能听之任之

    □吴学安

    小额账户管理费是近年来很多商业银行新增的一个收费项目,它打破了传统观念里钱越存越多的认识,一些余额较少的账户出现一段时间不用就被清零的状况,甚至会被暂停服务(6月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关于银行业收费可以说是新闻不断。此前,武汉大学的一个课题组针对银行收费,用半年时间拿出了一个专项报告,报告结果连课题组负责人都大吃一惊。

    调研显示,2003年到2010年,银行收费项目从300项增加到了3000项,增长10倍。报告列出了银行涉嫌乱收费的几种表现:银行涉嫌虚假告知,很多银行的首页上根本查不到银行卡资费表,有些银行虽然能够查到但颇费周折。并且即使设置标准也不是最终标准,各分行可以另立标准。

    银行收费只增不减并非一般企业所能为、所敢为。对于银行收费只增不减的原因,银行最多的解释无外乎两点:

    一是与国际接轨,二是成本上升。国外银行收费多不假,但它能给客户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这一点国内银行还无法做到。至于成本一说,甚至有银行内部人士也承认,真正的成本并不高,之所以看起来银行成本很高,主要是银行内部管理消耗过大所致。

    尽管从理论上说,银行收费并无统一标准,消费者可转向那些收费少或不收费的银行。但现实总是令人悲哀的,当人们产生这种念头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工资卡、基金卡、退休金卡通常是单位或有关部门指定某家银行统一办理的,从一开始就与某家银行捆绑在一起,对于个人客户而言,其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在国内银行业竞争不充分和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下,一窝蜂争着抢着收费的底气就是垄断。

    虽说市场是个好东西,但当市场并没有摆脱垄断时,市场规则就异化了。银行收费之所以不顾民意只增不减,说到底就是因为消费者没有用脚投票的权利。当一些大银行冲锋在前,增加收费项目,调高收费标准,那些中小银行既不敢与老大哥们叫板,又不愿把到嘴的利益拱手相让。于是,这种跟风收费、跟风涨价,就可能成为一种彼此心领神会的合谋。

    银行收费只增不减,并非只是几块钱的事。这表明即便是在市场意识深入人心的今天,在行业面对竞争压力的语境下,银行还是能凭借垄断身份,睥睨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多家银行增加收费项目,上调收费标准,既没有明白无误地告知客户,更没有讲清楚收费的理由。

    这种单方面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做法,显然既不诚实也不公平。恰恰相反,靠增加收费项目提升利润的手段,依旧表明目前银行仍然很大程度上依靠垄断地位来牟利。在这种垄断的格局下,银行业并没有受到市场规则的有效约束。

    现行价格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或许,银行收费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公用事业价格,但银行收费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监管部门自然不能听之任之。

    既然此前方便面、日化产品集体涨价被判定违反价格法和反垄断法,消费者有理由要问,银行业收费岂能置身事外?银行收费是否正当,各家银行理应向消费者详加说明,证明它们各自的收费行为没有相互串通联动关系。有关监管部门也应对此作出是否涉嫌违法的判定,从而给消费者一个明白无误的回应。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