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光明骗取财政资金1262万元 “骗补”凸显政策漏洞

2014年06月20日 08: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据报道,近日,审计署审计发现,2012年,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新海农场水产养殖场建设项目中,与4家工程监理和审价机构串通,利用虚假的监理报告和审价报告骗取财政资金1262万元。

    不少网民指出,企业骗取财政补贴并不鲜见,其原因就在于有政策空子可钻。因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监管及诚信机制,从制度上堵住骗补漏洞。此外,补贴政策本质上是对市场的干预,不应盲目和过多使用。

    “骗补”皆因有空可钻

    有网民指出,这一千多万的资金不是一般的财政补贴,而是农业专项资金。骗取农业专项资金不仅是在财政资金里打洞、在纳税人兜里掏钱,更是在骗取农民兄弟的血汗钱、救命钱。

    还有网民称,财政补贴被称为“从财政牙缝中挤出的钱”,多是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一种经济补偿。但这些有着特殊用途的资金,却时常被曝出未用在刀刃上,骗补、截留、腐败现象频出,该补贴的未补到,却养肥了一窝“蛀虫”和“硕鼠”。

    实际上,光明集团骗补并非个案。汽车、家电等行业的多家企业也曾被曝出骗取财政补贴。

    网民“尔东”说,企业骗补行为之所以明目张胆且屡禁不止,固然与企业缺乏诚信和自律有关,但补贴政策本身存在的漏洞也给了这些企业可乘之机。想让企业无法钻空子,就必须在财政补贴的申请、发放和使用上做足文章,做好监管。

    惩处不能“追回”了之

    光明网评论员指出,光明食品集团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且数额巨大,已经触犯了国家法规,罚款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外,集体或个人是否有贪污、诈骗行为,管理者是否存在玩忽、缺位甚至渎职,也须深究。从农民兄弟兜里掏出来了一千多万,如果以“整改”作结、仅“追回”了之,不仅让人心寒,将来也难免其他企业群起效尤。

    网民“刘秋宜”说,骗补乱象若不能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理,未来即使有更多的行业补贴政策出台,在执行过程中也很难避免“雁过拔毛”的困境,政策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这实际上相当于另一层面的吞食国有财产。因此,有必要建立起更完善的监管和惩处制度,对于骗补企业,不仅要没收其违法违规所得,更要对其实施“禁入令”,剥夺其享受节能补贴政策的资格,从源头上杜绝“骗补门”的发生。

    补贴岂可盲目“撒钱”

    有网民说,目前政府的一些财政补贴出发点是好的,但略显盲目,无非是想通过政策红利短期内达到某些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脱离了市场的产业,自然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还有网民说,某些补贴方式过于粗放,使得无的放矢的财政补贴更像是一种乱撒钱。企业的逐利性,使其已无心思按照健康的食谱“进食”,而是慌忙地“挤”到这块蛋糕上切一刀。

    网民“古筝”认为,若要避免骗补事件再度上演,政府要尽量减少对于市场的干预,并且调整财政补贴的方向,把钱投到更需要并且合适的地方。在合理的补贴领域,要研究补贴方式,完善社会监督与考评机制,加大处罚力度,莫让政策红利被念成“歪经”。

    (记者 陈伟 整理)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