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市白云区质监局划片区管辖 “网住”造假者

2014年07月09日 09:52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0)

  广州市白云区质监局将监管区域划分为21个网格责任区

  “网住”造假者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1.3万多家生产企业遍布在近800平方公里区域内,使只有63人的质监队伍显得捉襟见肘。然而,广州市质监局根据地方政府属地化责任制管理的要求,将白云区划分为21个网格责任区,在每个网格责任区内,建立起了质监部门与当地政府权责明确、全面覆盖、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使该区制假类案件同比去年下降了24%,区域制假售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城乡接合部。虽然全区生产企业占了全市的1/3,但90%为小企业,具有多、小、散,厂址迁徙快,产品质量水平不高等特点。长期以来,该区的饮用水、化妆品、音视频等产品抽检合格率偏低;皮具、服装、化妆品制假问题突出;无证照窝点加工豆制品和瓶装饮用水等现象严重。虽几经整治但难见成效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基层部门间横向联系和沟通渠道不畅,质量观念和质量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滞后,对质监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白云区质监局受人员编制、经费、工作机制等因素制约,质量监管困难和矛盾很多。

  为解决监管模式无法满地域特殊性的要求,两年前,广州市质监局开始打破传统工作模式,依托白云区3个重点镇(街)的质监工作站,探索“纵横交错、全面覆盖、任务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该局按照区域相邻、路线便捷、工作量相当及便于与街镇沟通的原则,在以业务专线为条状管理的同时,把全区划分成网格责任区,对网格内企业实行“质量、食品、特设、计量、标准、稽查”6位一体监管。同时发挥质监工作站熟悉路线的优势,实现了和地方政府的联动,建立起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网格化监管模式。

  据了解,该网格化监管方式主要以现有质监执法人员、各镇(街)118名质量协管员为基础,根据区域面积、企业分布、人口数量等情况,将白云区划分为3个一级网格责任区、18个二级网格责任区,按照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的原则,在每个网格责任区内,建立起权责明确、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随着按网划片分区的网格化监管机制的形成,“全面覆盖、分级管理、任务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建立起来了。在3个一级网格责任区,白云区质监局以3个质监工作站为依托,将8个业务科室分成3个小组,以全区18个镇(街)为基本单位,按照相应的监管职责及时收集二级网格责任区信息后,由区质监局法制科负责汇总上报各类数据、信息,并对情况及时总结。在18个镇(街)建立的二级网格责任区,由区局执法人员和质量协管员共同对辖区内的产品质量、计量、特种设备安全进行监管。充分发挥街镇质量协管员的作用,加强协助日常检查、执法监督、法制宣传、信息报告等工作,使全辖区基层政府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3个一级网格责任区的建立,形成了与镇(街)基层组织的联动机制。质监部门与责任区所在的质监工作站人员共同组成综合巡查队,作为各个责任区巡查工作的实施主体,具体落实区局制定的综合巡查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对责任区有关企业或工作对象的综合巡查、知情报情工作。凭借熟悉社情,白云区质监局曾经创下1天查处7个违法生产窝点的执法记录。几年来,累计处理投诉近700多宗,查处和取缔无证照制假窝点380个,并且及时妥善地处置了“大源村翻新轮胎”、“太和石湖烧腊场”、“帽峰山私灌山泉水”等一批热点难点案件。

  18个二级网格责任区的建立,使监管前置,整合了行政资源,延伸触角扫除监管盲区。通过建立综合巡查机制,不仅整合了质监内部的质量、计量、标准、特设等各业务线口人员的工作,而且形成了与其他职能部门建立综合治理联动的合力。一是通过安监、工商、食药监、卫生等签订合作框架和备忘录,做到信息、资源、行动“三合一”,实现职能闭环监管的无缝连接。二是形成对企业及时在同一平台共享工作信息的工作模式,有效避免了重复巡查、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是建立镇(街)、村(社)协管员、企业质量安全员定期交流协作机制,充分激活社会各界参与质量监督的热情。几年来,白云区质监局累计开展或参与各类社会管理综合整治联合行动400多个,检查企业6824家次,有效缓解了各职能部门单线作战、力量分散的问题。

  通过网格化监管,该局实现对全区的“4个熟悉”和“6个清楚”。即熟悉辖区企业情况,熟悉地形道路、熟悉村社分布、熟悉协管员队伍,为掌握第一手信息,打牢根基;清楚监管范围,清楚市场主体底数,清楚重点企业,清楚经营状况,清楚执法情况,清楚监管责任,监管触角得以延伸,监管效果大幅提高。 □ 本报记者 沈 洪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