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空有名气难有财气 动漫企业“套现之路”该往哪儿走?

2014年08月09日 15:3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图/邝野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著名动漫大师宫崎骏所属的工作室吉卜力的命运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热点。从最初日本媒体惊爆吉卜力将全面停摆,到后来工作室出面辟谣,尽管真相还有待求证,但事件从侧面折射出整个动漫行业的窘境。

  每天的18点到20点之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动漫时间,然而人们或许从来不曾想过,这些带给孩子们快乐的优秀作品团队境遇并不美好。

  “预计未来5到10年,这个行业可能会有较良性的发展,估计那时候进入比较好。”亚洲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创会会长苏永乐顿了一下,然后半开玩笑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进入得太早了。

  “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个行业风光,充斥着资本、创意和美好,事实上,行内人都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一名行业协会人士略带遗憾地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行业内的能人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但“最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跳出这个行业了。”

  吉卜力:

  名气与财气不对等

  吉卜力是一代人最纯真的动漫记忆,它的出品让宫崎骏名扬海外。由它制造的《龙猫》、《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经典卡通形象影响深远。

  但在日前日本TBS一档访谈节目中,吉卜力工作室社长铃木敏夫公开吉卜力工作室制作部门将要面对重组或解散。有媒体评论称“这则消息虽然并没有完全说明吉卜力未来的走向,但是却标志着吉卜力宫崎骏时代的正式结束”。

  尽管现今又有各种辟谣消息,声称吉卜力并不会解散,且宫崎骏还有回归可能性,令前段时间的“解散说”被冠上炒作之名。但即便是炒作,也侧面证实了吉卜力处境的确不佳。

  而这“不佳”中的最主要因素,来自于最现实的金钱——吉卜力工作室的财政危机传闻由来已久,社长铃木敏夫在访谈中也表示财政压力是吉卜力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从吉卜力的财报中显示,维持工作室运营的成本每年需要100亿日元,但是动画票房的收入远远不能覆盖其成本。高畑勋隐退作品《辉夜姬物语》仅有51亿日元的收益。虽然2013年宫崎骏《起风了》的票房破百亿日元,但是仅仅在人工成本上就有20亿日元(约1.6亿人民币)的账单。一句话,吉卜力入不敷出。

  喜羊羊式生存:

  靠补贴熬过难关

  提到现在中国最火爆的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简称《喜羊羊》)不可不提。与辉煌一时的吉卜力一样,喜羊羊的成功如今也被载入中国动漫史册,在有关它的介绍中,所获荣誉无数。但同样,《喜羊羊》也面临着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

  “据我了解,制作费用方面,3D动画片1分钟要两万元,二维平面的,1分钟要8000元。现在的制作情况,一般都会在几百到一千分钟。像《喜羊羊》已经几百集了,播出的时候就算15分钟,那制作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但是据说,像央视1分钟给的就800块左右。过去在日美欧动画挤占播出时间的情况下,国产动画播出机会并不多,现在稍微好些了……”

  广州动漫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范旭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想要通过播出来赚取回报,对于国产动画片来说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对于一些动漫公司来说,能够在电视台播出,已经不错了。”

  如果投入产出比如此不堪,那么中国的动漫公司都是如何生存的?话到这里,中国特色的“动漫专项补贴”隆重出场了。

  据一名在广州动漫圈颇有威望的从业人员称,其实《喜羊羊》最初也经历过“弹尽粮绝”,“他们内部的人跟我说,2005年前后,似乎情况很不好,好在最后拿到了600万元的国家补贴,随后找到了市场上比较好的盈利点,最终撑了下来,走到今天”。

  事实上,国家补贴救活了数以千计的动漫公司。就在三个月前的深圳文博会上,就有动漫行业人士直言,业内数千家动漫企业在国家补贴政策调整过后选择关门。“补贴救了中国动漫,也害了中国动漫,”以上广州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不少动漫公司成立之初就是冲着补贴去的,产品粗制滥造,成本低于补贴而从中获利。

  开发动漫衍生品

  只有少数成功

  “我们现在已经把旗下的动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可以做授权的,包括‘巴拉巴拉小魔仙’、‘铠甲勇士’等四个品牌,另一种更多的是做营销的,我们叫‘潮流动漫’。”奥飞动漫授权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授权部虽然还很年轻,但公司非常重视这个部门。”作为最直接,也是最顺理成章的套现渠道,动漫衍生品这块硬骨头大家都在啃。“现在还是文具、玩具授权合作比较多,希望能够将品类更快地铺开。”

  然而在等待衍生品渠道打通和市场环境规范起来的时间里,动漫企业不能只是等待。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动漫产业产值(销售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在24%以上,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共有企业约4600余家,从业人数近22万人,2013年产值为870.85亿元,是2010年的1.85倍。2013年我国核心动漫产品出口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22.80%。在二位数增长背后的文化产业大繁荣景象里,动漫公司们正抵死游向对岸。而分散风险,多元发展则像是为自己套上一个救生圈。

  动漫企业们都在找分鸡蛋的篮子。而如今看来,动漫企业能力范围之内最能够到的篮子分别是游戏、漫画和电影。以近年来业绩颇为出色的奥飞动漫为例,在收购喜羊羊之后,喜羊羊系列电影继续保持高票房,《巴拉巴拉小魔仙》电影交出的成绩单同样令奥飞满意,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电影直接带动了5000万元的衍生品销售。

  此外,羊城晚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的半年时间内,其先后收购了方寸科技、爱乐游和广州叶游60%股权,剑指游戏业务,同时又收购了魔屏和壹沙两家漫画公司,夯实上游内容基础。

  动漫企业做不起

  迪士尼乐园梦?

  自家动漫系列能够强大到撑起一座“迪士尼”或许是动漫企业的终极梦想。但现今我们距离这座“终极套现利器”还有一大段距离。

  “在欧美的动漫商业体系中分工是很明确的,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文化生产,二是实体的商业消费,前者为后者服务。”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北京动画制作分公司专家刘德新在其所著的一篇论文中如是写到。他在文中举例说明:“一般而言,美国的TV Show都是26集的半年档,如果很受欢迎,就会有第二季,甚至更多。这种和电影比起来投资小,但可以在电视上持续播出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保持住对‘电影里故事和角色’的喜爱,从而达到在‘实体商业’销售中持续获利的目的。我们还可以参考另一个实体商业的例子——迪士尼电影的盈利额和迪士尼乐园比起来,只能算零头。”

  而事实上,主题乐园的超强盈利能力使得其成为了动漫和娱乐行业的共同追求。作为衍生品里的“巨头”,没有人不知道主题公园的能量。但想要从上游的产品制作进入到类似迪士尼的实体商业,门槛非常高。如今在中国,娱乐公司们已经开始发力——以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和万达为代表的娱乐玩家们正大张旗鼓宣传旗下“实景娱乐”项目,相对比,动漫企业们则显得一片寂静——似乎只有深圳华强和几家其他公司在运作相关项目,且显得十分低调。

  “迪士尼也是经过时间锤炼的,而我们和欧美的差距可能不止十几年”,广州某动漫公司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说出来可能有点得罪人,但我们的确还没有过硬到可以撑起一个主题乐园的动漫形象,当然,要培育出像米老鼠那样的经典也还是需要过程。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营销如今确实越做越好了,希望能够加快这个进程。”(记者 刘珊 马化展)

  2013年以来国内动漫业收购事件不完全统计

  企业 收购事件

  奥飞 收资讯港、原创动力、方寸科技、爱乐游、叶游、魔屏和壹沙等

  光线传媒 收购仙海网络、蓝弧文化、热锋网络、天神互动等

  互动娱乐 收购畅娱天下、谷果、天佑科技等

  美盛文化 收购缔顺、荷兰Agenturen en Handelsmij Scheepers B.V.

  中青宝 收购苏摩科技、美峰数码

  掌趣科技 收购玩蟹、上游信息,拟收购艺动创新

  浙报传媒 收购边锋、浩方

  爱使股份 收购游久时代

  华闻传媒 拟收购漫友

  整理/马化展 制图/李金宝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