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阿里腾讯争抢移动商户资源

2014年08月29日 11:26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在依靠打车软件完成一轮移动用户的“跑马圈地”之后,阿里和腾讯在移动支付端的竞争开始转移到移动商户的资源抢夺上。这两天,支付宝钱包、微信相继开放平台,推出了移动解决方案,目的是让传统商户更快搭上“移动快车”。

  分析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全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出,意味着移动电商规模化、标准化流程的形成,这场移动大战已从“一对一”服务的大型实体商户争夺阶段,进入到中小型移动商户资源争夺的阶段。

  两天可搭“移动店铺”

  早上打开手机,收到附近卖煎饼小商贩的一条优惠信息,点开可以下单付款,10分钟后在街角取货。有没有想过,街上卖煎饼的小商贩也能有“高大上”移动商务服务?

  8月27日,支付宝钱包宣布推出开放平台,面向商家和开发者开放60多个API接口和服务窗、卡券等移动应用服务。小微金服无线事业部总经理刘乐君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商家可以免费进驻支付宝钱包“开店”,只要短短两天就能搭建一个“移动店铺”,实现包括移动支付、群发消息、会员管理、卡券营销、数据分析等功能。刘乐君表示,目前支付宝钱包“服务”已向所有实名认证商家开放,“开放平台的目的是构建一个移动生态基础平台,让没有IT开发能力的小商户也能搭上‘移动快车’”。

  无独有偶,腾讯微信也于近日再次加大商业化开放步伐,推出了基于“公众号+微信支付”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渗透进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腾讯相关负责人在此前的微信公开课上海站上表示,“公众号+微信支付”模式已成功接入医疗、酒店、零售、百货、餐饮、票务、快递、高校、电商、民生等数十个行业,“‘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将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增加公众平台在社交性、数据分析以及信息呈现的基础能力,撬动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殊途同归意在中小商户

  如果细看阿里、腾讯的这场“移动战争”可以发现有些微妙,阿里放弃了手机淘宝这个“长子”,转而将支付宝钱包这个移动支付工具平台化,用以对抗腾讯的平台级产品微信。要知道,支付宝钱包的用户数量虽然过亿,但与有着4.38亿活跃用户的微信显然是无法比肩的,换句话说,在这场移动大战中,阿里反而处于弱势地位。

  对此,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烨认为,阿里这么做用意颇深,“在移动的战场上,阿里系并没有一款真正成功的产品,手机淘宝和天猫只是PC端的简单复制,这两款产品本身商户数量巨大,难以真正突破。支付宝钱包就不同了,这本身是一款支付工具,没有太多负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成为打通线上线下的闭环,反而让人有重新构建大量应用支付场景的想象空间。”李烨认为,将支付宝钱包进行平台型布局,一方面能重新纳入海量传统商户,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移动生态体系的核心基础层,扩大用户规模,与微信一较高下,这是阿里最好的选择。

  据悉,支付宝钱包开放平台在今年6月底开始试运营。截至目前,已有包括1号店、大众点评、新希望、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内的1000多家商户、机构入驻。此前,阿里布局的“未来医院”、“未来公交”、“未来商圈”、“全民WiFi计划”等计划,也是支付宝开放平台的一部分。

  李烨认为,从开放特色来看,支付宝钱包强调“支付+数据”能力,而微信强调“社交+流量”能力,差异性较大,但本意都在争抢移动商户资源。他同时认为,阿里腾讯相继推出开放战略,扩大商户范围,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实体商场、高端品牌、餐饮连锁店等一轮大商户资源已经抢夺完毕,转而进入中小实体商户的资源争夺阶段。 本报记者 徐晶卉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