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乘客昏厥 京沪航班急降南京耽搁两小时

2014年10月17日 10:54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航班上救治时的场景 图片来自网友@妖精nina微博

  10月15日晚上,从北京飞往上海的东航MU5166航班上,一名女乘客突然晕厥。为确保这名女乘客的生命安全,该架飞机昨晚紧急备降南京禄口机场。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禄口机场获悉,这是机场T2航站楼启用以来,首次迎来急救备降。

  通讯员 余翔 杨海涛 诸葛淼 实习生 董鹏

  现代快报记者 毛丽萍 刘伟娟

  网友还原

  @妖精nina转发朋友的见闻,还原了当时的场景:MU5166航班起飞经过江苏时,由于急病旅客需要救护,迫降南京,再次起飞还要带客加油。全体旅客无一人有怨言。给东方航空和全体旅客点个赞。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时飞机上共有200多名乘客,遇到陶女士发病需要备降时,乘客一致表示同意。在将陶女士送至医院救治后,MU5166航班于当天23:18继续飞往上海。

  女乘客突然昏厥,航班紧急备降禄口机场

  10月15日21:00,民航江苏空管分局进近管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电话,由北京飞往上海虹桥的MU5166航班上,一名乘客生命垂危,急需备降南京机场救治。原来,这名35岁女乘客陶女士在飞机上突发低血压,并出现昏迷、呕吐等症状。

  接到备降请求后,江苏空管分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飞机下降高度并申请临时空域,为飞机直飞开辟“绿色通道”。2分钟后,飞机进入南京进近管制区,值班管制员指挥该航班直飞优先落地,同时指挥其他落地航班进行避让,并通知救护车辆准备。大约15分钟后,该航班安全落地。据南京禄口机场运行指挥中心主任张富广介绍,从落地到滑至机位,这架空客A330只用了约4分钟,能做到这么迅速很不容易。

  下机后仍呕吐不止,被送到医院抢救

  南京禄口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医生黄建华介绍,他们21:09接到通知后,6分钟就抵达了救援现场。

  21:22,飞机落地后滑入机位。打开舱门,机场医疗救护中心医生登机检查。同时,东航江苏公司抽调了5名地面服务人员协助。

  据机场医疗救护中心医生黄建华介绍,登机检查后,他们发现,陶女士神志清楚,血压稍低,其他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医生初步判断她为低血糖昏迷。然而,陶女士告诉医生,自己没有重大疾病,但家族有心脏病史。而且,下机后,陶女士情绪一直很紧张,时而恢复意识,时而昏厥。

  考虑到陶女士的家族病史,以及陶女士是独自乘机等特殊情况,机场决定将她送至医院,进行详细检查。22:20,陶女士被送达南京市第一医院救治。

  确诊为低钾血症,昨天凌晨3点出院

  救治过程中,南京市第一医院为患者做了血液检查。诊断结果显示,陶女士患了低钾血症。随后,院方对陶女士进行了补钾治疗。

  由于陶女士是独自一人乘机的,于是机场和东航江苏公司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在医院里陪护。东航江苏公司地面服务部旅客服务员郭彬忙前忙后,为陶女士办理各种手续,并协助其进行检查和治疗。他听说陶女士在飞机上就吐了,从中午开始就没有吃东西,于是趁着空隙,跑出去买了面包和牛奶给她吃。随后,郭彬又帮助陶女士联系家属。直至陶女士病情稳定、亲友到达后,方才离开医院,此时已过16日零点。经过治疗,昨天凌晨3点,陶女士办理了出院手续。

  释疑

  1.南京与上海很近,为什么不直飞上海?

  昨天,东航相关负责人解释,北京飞南京、北京飞上海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点对点,直线,而是两条航线,这两条航线大多数重叠,进入江南后分叉,一条往南京,一条往上海,女乘客突发病情时,最近的落点就是南京,如果直接飞到上海,至少还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所以出于生命第一的因素考虑,备降南京。

  2.当时为什么不送到距机场最近的医院?

  昨天,机场医疗救护中心坦言,从距离上来说,位于江宁的同仁医院确实距离禄口机场近一些,但从机场高速下来,走地面道路到该医院,因为有红绿灯,而且医院附近地铁三号线正在施工,并不见得有时间优势,同时,结合病人当时情况,综合医院特点,总体考虑,市第一医院更合适。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