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带一路”计划要精心实施避免负效应

2014年11月18日 10:29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仅为11.5%,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9月回落0.3个百分点,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比前9月回落了0.2个百分点。结合10月全国发电量同比仅增长1.9%及10月物价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信用放缓风险,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已回落至6.8%左右。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信用收紧风险,值得高度警惕。通常而言,国内价格传导大致遵循“PPIRM(燃料、动力等大宗商品购进价格)——PPI(生产者价格)——CGPI(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PI(消费物价)”这一链条。根据这四个价格指数走势,市场价格存在进一步下探压力,但低物价也存在积极面。一方面,PPIRM降幅大于PPI,客观上为企业留存了一些价差受益,如最近原油、铁矿石等价格降幅高于指数化的PPI和CGPI,有利于企业稳住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同样CGPI降幅大于CPI,也为批发零售行业增加效益提供了动力。

  其实,物价向下主要源于总需求偏弱下的信用收紧。《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和10月,央行曾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两次投放了3个月、利率为3.5%的基础货币,分别为5000亿元和2695亿元。显然,央行近期不断放水,物价呈现下探趋势,显示在国内公私债务高企等背景下,通过扩大基础货币来推动信贷投放的边际效果呈现递减态势。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意味着通过SLF、MLF和PSL等方式扩大基础货币投放,并不能有效推动银行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反而有可能因为企业负债率高企、资金面紧张,导致信贷资金空转,大量新增流动性成为了维持债务链不断裂的润滑剂,只是推迟僵尸企业债务风险的大规模集中暴露。当然,从决策者的角度,这种政策取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量投资项目尚未产生或本来就难以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新增流动性暂且可以阻止信用链条断裂,并通过刚性兑付和风险掩盖,寄望能够以时间换取空间,再通过改革化解风险。

  短期来看,只要高负债企业的风险在央行流动性投放下不会出现爆发,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下的情况下,企业就不会有动力加快去库存、去产能。地产业就是这样的逻辑,前房价存在泡沫,但如果房地产崩盘,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更多,因此尽管今年房市疲弱,但开发商都在期盼政策帮助,不愿意启动“价格战”。

  另一方面,如果央行SLF、MLF和PSL等工具手段的应用,主要是贯彻决策层盘活存量,维持当前的资金流动及信用体系,并试图压低实体经济的长期融资成本,那么现在信贷增长放缓、房地产资产价格初现下行等迹象,可能反映的就是货币政策的支撑已接近临界点。要避免去杠杆触发债务大幅紧缩的风险,从外部寻找增量需求显然成为了另一种选择,这就是最近中国积极推动成立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以及开拓“一带一路”等走出去战略的动机。

  经过4万亿刺激计划后,国内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压力,且国内的投资边际收益率已呈边际递减态势,而沿一带一路走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可能提升投资边际收益率,而从国家角度看,扩大对外净资产有助于抑制外部冲击和扰动,提供宏观经济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但另一方面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措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仅是将刺激计划的实施区域从国内转向了国外。对于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结构调整而言,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原本需要通过去杠杆化清理的产能,可能由于实施“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而得以继续生存。这意味着宝贵和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仍可能需要配置在过剩、落后和严重污染环境的产能上,甚至出现各方都不愿看到的为落后和过剩产能进一步加杠杆的局面,令中国经济难以走出粗放经营的路径依赖。

  当前决策层大力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是积极进取的一种为未来布局谋篇的大国方略,且与合作伙伴创造的是一种互赢关系,但国内各部门在具体落实执行中,必须处理好适度淘汰落后产能、清除僵尸企业与通过外部刺激需求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关系,确保“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助力国内经济转型和增长,缓解债务紧缩压力,推动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

  (作者系广州越秀金控副总经理)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