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评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收放有度是良方

2014年11月25日 13:27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0)

  央广网财经北京11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把政府调控比作“有形的手”,市场调节比作“无形的手”。只有这“有形的手”再收一收,“无形的手”才能放一放。而一收一放,其中的博弈与平衡,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20城买房发补贴,“托市”还是“扰市”?

  先来说楼市。年初以来,楼市告别高速狂飙的时代。为了提振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救市政策一拨接一拨。继多个城市取消楼市“限购令”后,目前,20多个城市又先后出台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一系列措施,试图给不温不火的楼市添火加柴。

  对此,新华网在报道中说,一些地方政府对楼市干预不少,初衷是为避免市场大起大落,但是一系列行政化举措,难免引发公平性质疑。况且,如果“有形的手”伸得过长,或者说“收”的度把握不好,反而容易人为干扰市场预期,出现“宁愿买涨不愿买跌”的怪圈。《济南日报》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今非昔比,政府决心救市,单单依靠契税优惠也很难收到以往“一抓就灵”的效果。

  我们说,楼市要去行政化,何不就借着市场调整的机遇,把一些行政色彩比较浓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剔除。有个比方说得好,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都把楼市视为自己的“孩子”,护犊心切,可是,一味“护犊子”,不但不能让这个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反而阻碍了楼市从高速增长,平稳过渡到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之路。所以说,楼市调整,一些地方政府何必急着“收”得太紧呢?

  过半停车费没进政府口袋,钱“收”哪去了?

  再来说停车费。刚才我们的报道说,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个城市的汽车总量已经超过1200万辆。道路停车位属于公共资源,但是记者调查发现,车主缴纳的停车费与政府财政所得之间存在巨大差额,过半停车费没有进政府的口袋。

  这本该进入财政的停车费,都“收”到哪去了呢?《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停车企业私人股东背景和经营能力都令人质疑。在天津,联华停车公司49%股份“姓私”,实际股东中不仅有大量自然人,还出现了港资公司。北京也是如此,一家停车企业一年应向政府缴纳的占道费超过4000万元,但公司注册资本却只有28万元,股东是三位自然人。

  该收的收,该放的就得放,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法制晚报》直言,城市停车费不涉及军事或者商业机密,如果每一笔收支都公开透明,就可以防范腐败,让市民安心。

  《燕赵晚报》也说了,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道路停车费的收取到底有没有法律授权?最后进了谁的腰包?道路停车费,应该好好照照依法治国这面镜子。

  各种附加费一笔糊涂账,哪些该砍掉?

  不光是停车费,最近饱受质疑的水电“附加费”,也是一笔糊涂账。《新京报》指出,近些年,地方收取“附加费”情况普遍存在,部分地方收取水费时附加“南水北调基金”、电费附加“线路维护费”,甚至办网吧要缴纳30万元的“诚信守法及产业发展基金”。

  其实,民众对这些民生资源“附加费”的质疑由来已久。有些收费项目,政府部门一手收费,一手制定标准,这显然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怎能让百姓明明白白交费?当然,也不能对所有附加费一棍子打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就指出,有的附加费确实有收费需求。但是哪些该收,哪些该砍,应该由法律做出调整,不能依据“红头文件”。

  取消58项行政审批:放权更有含金量

  这里边,就存在着“收”和“放”之间的博弈。可喜的是,简政放权,取消行政审批,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有所突破,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最新的消息,我们《天下财经》节目也报道了,国务院再次取消和下放58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6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等。包括:个人携带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境 ,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认定,开网吧等等“含金量”不小的项目,都取消了行政审批。《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同时也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

  我想,把“权力清单”在阳光下晒一晒,“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一收一放,收放有度,方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方。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