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佛山企业用3D打印术造300吨核工业部件(2)

2014年11月26日 09:3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增材制造技术在核电部件制造上得到突破后,像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等大量核反应堆中的核心部件都能通过增材制造进行生产。以核心部件蒸汽发生器的管板为例,朱志宇称这一项的市场价值就超过20亿美元,再加上核电站核岛核心部件,市场价值可达数百亿元。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在核电领域的成功应用,将为南方增材打开更多全新的市场。火电机组、水电船舶等行业重型金属构件的制造,都可能成南方增材的增材制造项目瞄准新领域。

  朱志宇表示,在现代工业中,核电产品要求最为严格,如果在核电行业能够获得承认,那么,其它装备领域,就很容易实现应用。

  “打开这一扇窗后,我们发现前面是一个可以通达多领域的大门。我们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完成不同构件的个性化定制,特别是装备业中一些关键的金属异形件,我们也会尝试进行突破。”李春华称。

  他表示,不远的将来,金属增材制造将是佛山重工业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佛山打造万亿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核电出口的中国梦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出口一个核电项目相当于出口100万辆桑塔纳轿车”。

  核电领域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动辄几百亿元的投入使这个市场极具诱惑力。

  上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许达哲在“庆祝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30周年”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将稳步推进核电建设,“到2020年,中国在运核电机组将达到5800万千瓦。”

  目前,核电站的建设周期是60个月,引入增材制造技术制造重型金属构件,整个周期可以压缩到50个月。

  中国核电出口是与日本、俄罗斯、法国竞争,核电站出口靠什么?“一个是价格能不能更便宜,另一个是建设周期能不能更短,在核电站的建设中,时间就是金钱,核电站建设需要上百亿的资金投入,如果建设周期能缩短,早一天发电就能早一天收益。” 朱志宇称,以前发展核电站的瓶颈是造价高,因而电价也高,现在压缩周期后电价会比火力发电低;另外,这个新技术的应用,也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安全等级也提高。

  ■技术破译

  “金属墨水”

  如何变为核电设备?

  几乎每个人的童年游戏中,都有3D打印的影子:沙滩上捧起细沙,然后小心堆成想象中的城堡。

  与此相似,以塑料颗粒为材料的3D打印,对大众来说已经并不陌生,在建好数学模型后,从饮水杯到小公仔,都可以在探头的不断运动中逐渐堆砌成型。然而,从几百克的塑料公仔到几百吨的金属构件,中间却相隔着天与地的距离。

  南方增材描述重型金属3D打印技术是一种“原理全新的重型金属构件短流程、绿色、精密、数字化制造新技术”。

  如果南方增材的技术愿景能够完全实现,那么在这几个形容词背后,可能蕴藏着整个重工业生产方式的颠覆:人们将可以精确操控大型金属锻件每一个部位的生产,就像用砖盖房子一样,精确到每一块砖。

  寻找不同寻常的“金属墨水”

  从金属制造和加工业来说,3D打印基本原理是将零件数字化模型进行空间网格化,通过像素化分解成为一个个空间点阵,然后利用金属微量熔融或烧结的沉积技术,将零件一层层堆积而成。

  业内人士将3D打印的过程比喻成盖房子:“一层层往上垒砖砌墙,只不过用的不是方砖水泥,而是工程塑料、粉末、尼龙、光敏树脂甚至是金属、陶瓷等不同的材料。”

  那么,南方增材用的“墨水”是什么?

  李春华介绍,南方增材的“房子”,即在核电厂的重型金属构件。“房子”的基础的材料是钢,与王华明此前在飞机大型构件使用“钛合金”,材料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团队必须解决“墨水”的问题。

  3D打印与传统制造的生产原理全然不同,材料首先要求是粉末状或者丝状;其次,材料的晶体生长方向要可控制,形成原子或者分子规则排列的固体,一层一层向上叠加,对固化反应速度也有较高的要求;最后,打印形成的产品,要实现与传统技术造出来的“房子”高致密度、高性能等物理指标看齐,这是关键所在。

  “在材料研发上,技术团队投入了很长时间与精力,经历了多次试验,而且检验过程很长,每一步调整都花了很多时间,完全是自主创新。”李春华说。最终,南方增材选用合金钢材、丝材作为原材料,确定了材料配方,打出金属大房子——“重型金属构件”。

  核电站建设周期可快10个月

  相比起传统铸造工艺,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在于“轻装备”,只要一台3D打印机,一道高温电熔的“打印”工序即可见成品。

  而在传统锻造工艺中,如果要制作一件50吨的核电部件,至少需要180吨的钢锭材料,放入200吨以上的电弧炉进行冶炼浇注,还要经过万吨以上机器的锻造和热处理,多达十几道工序,需要耗时6个月以上。

  李春华说,设备和工序的减少带来的是速度的高速提升。制作同样50吨的核电部件,增材制造仅需要75吨金属粉末和线材,材料消耗是原来的一半不到;在时间上,增材制造打印机现在的速度已经能达到每24小时打印10吨,不用一个月即可完成。

  目前核电站的建设周期是60个月,运用增材制造技术后,整个周期可以压缩到50个月。

  “房子”的大小不同,盖房子的技术也有差异。金属3D打印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是航空领域,通过激光烧结和激光熔化技术来“打印”飞机等高端产品上的关键金属零件,而南方增材使用的则是多种高温电熔技术。研发初期,朱志宇说也曾采用激光技术进行实验,但这种技术并不适用于重型装备,“性能虽好,但速度太慢。”

  要“打印”一座大房子,南方增材选择了“一次成型”。“通过设备直接‘打印’出金属构件。”李春华介绍,通过3D打印机逐层“打印”逐层堆积,产品后续只需进行特殊热处理和小余量的机械加工。这一方式在时间上也赢得优势,“我们的效率是最快的”。

  无限可修复:成品率提高

  “3D打印就是逐层向上叠,整个过程中,材料成分都一样,因此,整件产品都非常均匀,高精密度也因此铸成。”李春华介绍。而传统的锻造工艺就像拉面条一样,需要反复搓揉和挤压、锻打,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陷,越接近中心部分,部件缺陷越容易出现,而一旦部件的芯部出现问题,整个产品就可能报废。

  他介绍道,增材制造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它的无限可修复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超声波检测,一旦产品发现问题,即可进行修补。由于增材制造的生产过程是一层一层堆积,能保证每一部分的精密程度相同,成品的废品率低。

  合格率的提高,核电站建设周期的压缩,意味着核电造价的降低。朱志宇估计,未来核电成本将比火力发电更低,“一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个传统行业成本大大降低。”

  统筹:吴晓芳 撰写:吴晓芳 蓝志凌 赵越 实习生 曹嘉琪 刘家盈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