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德学者在上海探讨职业教育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型企业转型与创新

2014年11月27日 1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上海11月27日电 (记者 许婧)来自中国和德国的百余位学者27日齐集上海交通大学“中德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深入研讨如何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以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特别是制造型企业转型与创新的发展路径。

  众所周知,德国是个依靠科技兴国的国家,是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同时也是高度发达,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而德国政府2013年投入2亿欧元推出的“工业4.0”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工业浪潮,德国被普遍认为将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跑着。

  其实,支撑德国世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其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该体系通过密切跟踪科技、产业、经济、管理学科和实践的最前沿发展,实现更新、扩展和重组在职人员的创新能力。职业教育在德国不仅是狭义的职业学校教育,更是涉及每一位在职人员的成人职业培训,通过企业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企业产生持续创新力和发展力。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盛焕烨为论坛致辞时指出,由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将改变整个世界的工业发展,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如何在这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决胜之计在于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而这也是牵制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赶上4.0时代,中国的工业需要并联式地发展,即针对不同领域的现有发展水平,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创新力、劳动力等规划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侧重点”,在盛焕烨看来,职业教育有望成为整个工业体系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因为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比技术资源共享要少去很多壁垒,引进最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和资源,由中国专家本土化,可能是实现职业教育4.0的一条捷径,但这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地持续支持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倾向。

  德国勃兰登堡州经济发展局局长罗尔夫·斯特里特马特博士与在场嘉宾分享了该州通过建立高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该地区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当天,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教授对中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出了十大对策并做出详细解释。

  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德国勃兰登堡州经济发展局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上海市对外教育交流中心承办。

  主办方称,作为拥有传统工科优势的上海交大,在第四代工业革命浪潮中,更应发挥顶尖高校的推动作用,不仅是在科技研发层面,还要从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层面,切实地发挥社会责任。承办方之一的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则表示,将以此论坛为契机,深入挖掘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引入工业4.0时代的最新技术培训理念,为中国经济转型贡献力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