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经济年会:“在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4年12月22日 09:2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中国经济年会:“在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人在包头车辆段检修车间清洗车轮。新华社发

  2014,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2015,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个新旧年份即将交替的时刻,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14-2015中国经济年会”在北京揭幕,各界专家学者围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创新”这一主题,汇聚众家智慧、共谋发展大计。

  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全面转入新常态?如何总结吸取“十二五”经验,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专家们纷纷发表见解,为前行中的中国经济极目远望、指点航向。

  正确认识“新常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从时间纬度上看,新常态指的不是短期的一两年,也不是长期的二三十年,而是一个中期的概念。”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指出。他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期间,可能呈现出几大现象:经济增长减速换挡,以更合理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强的韧性提升GDP含金量;产业链向高档迈进,创造出更多的经济附加价值;二元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形成城乡统筹发展局面;从商品输出扩大到资本输出;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稳定内需的主体;中小企业和新业态成为增长新亮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预测,201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能够较好实现,“经济形势比预想的困难,结果比预想的好”。而更大的挑战与困难,就在眼前——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重构增长动力、转换发展方式的重大挑战面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可能进一步显现。在此形势下,“新常态”这一战略判断的提出意义重大,将产生积极而切合实际的指引作用。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看来,“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他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际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市场竞争特点等方面历数了形成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并为“新常态”正名:“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结果,说明我国的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刘遵义更倾向于从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大格局解读“新常态”,理性且乐观:“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今后五年每年增长7%是可以做到的。”

  积极实现“新常态”——“改革激发新活力,开放释放新推力,创新重塑新动力”

  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好未来的经济工作?多位专家的发言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三个“法宝”——改革、开放、创新。“改革激发新活力,开放释放新推力,创新重塑新动力,三者互为支撑,才能发挥好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曾培炎指出。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详述了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并给出建议——工作的着力点要转到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来,把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作为新一轮改革的重头戏。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专家们分别就具体领域改革攻坚作出阐述,表示要用“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的精神迎难而上。

  过去一年间,我国在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对外贸易前十个月继续保持3.4%的增长,利用外资实现了规模稳定与质量提高的双赢,中国对外投资成为国际跨国投资中的一大亮点……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一一介绍。而上海自贸区的快速成长,为他的介绍提供了佐证。“虽然时间尚短,但我们已在投资、贸易、金融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未来的步子还会更稳更大。”上海市副秘书长、上海市自贸区常务副主任陈寅介绍。

  在“新常态”下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至关重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堪称关键。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指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坚持科学发展,首要动力是改革,要抓住发展技术市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科技园区三个关键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则强调,要实现从创业活力到创新活力、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并把创新成果实实在在转化成企业产品,使我们的经济“脱胎换骨,强筋健骨”。对此,企业家们有自己的理解——“创新需要持续性的坚持,要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进行系统性创新。中国社会已到了从模仿性创新到颠覆性创新迈进的阶段,应该培育全社会参与的文化氛围,共同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生态系统。”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表示。

  献策“十三五”——实现中国经济素质“再跨越”

  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五年,是全面落实深化改革、依法治国重大部署的五年,也是应对解决各种复杂矛盾、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五年。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十三五”规划?这成了专家们讨论热烈的一大问题。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认为,如何使中国这艘经济大船保持较高航速,是“十三五”规划的大课题。中国国际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深以为然,她一直在思考的,正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向前航行的“新动力”问题。

  “在这五年中,我们的经济会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产业将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整体收入水平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劳动力价值将从中低档的以劳动力支付为主的劳动群体转变为以创造价值为主的中高级的人才队伍。与此相适应,应该重新塑造五个方面的优势——产业优势、贸易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人力资本优势,从而爆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陈文玲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分别将视线锁定在投资规划、提高生产力两个关键点,对“十三五”规划进行展望。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十三五”时期的必走之路,从这个角度说,国企改革势在必行,“必须下大决心”。同时,他也对此充满信心——“这些年新一届政府加大了改革放权的力度,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这将成为促进劳动生产力释放的一个根本性因素。”

  (本报北京12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王斯敏 曲一琳)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