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4年中国PPI降1.9% 连续34个月同比下降

2015年01月09日 13: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刚刚过去的12月份,中国PPI同比和环比降幅均有所扩大,分别下降了3.3%和0.6%。

  截至2014年12月份,中国PPI月度数据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已增加到34个月。PPI月度同比数据上一次出现增长还是在2012年2月。

  PPI如此长时间同比回落的景象,过去仅仅在2008年至2009年、1997至1998年等经济疲软的时段出现过。

  2014年二季度起,中国PPI同比降幅曾连续收窄,引发市场对于PPI年末转正的期望。但8月份至今,PPI同比降幅已连续五个月扩大,并在年末再度创出新低。

  在12月份的PPI数据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3%、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2%。从更能反映价格近期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看,12月份,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8%、生活资料价格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12月份PPI环比下降主要是受国际油价连续大幅度下跌的影响。从影响程度看,成品油、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原料和制品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4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7%左右。

  余秋梅透露,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7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4个行业持平,19个行业下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烟草制品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下降。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12月份价格指标的表现显示通缩风险在加剧。他表示,CPI和PPI的走低,直接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传导,而本质上为人民币汇率高估抑制了中国的总需求。如果2015年不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作为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通缩风险或进一步加剧。(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