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温州“寄望”电商经济 欲求经济二次“逆袭”

2015年02月12日 16: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温州2月12日电(见习记者 倪晨琪)做过3年木匠,跑过5年推销。1988年,以3万元起家,王振滔从家庭作坊出发创办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

  2014年11月11日,已经是奥康国际董事长的王振滔,蹲在奥康仓库,包装好鞋子,在鞋盒里放入大“红包”,并亲手将封好的包裹交到快递员手中。“奥康天猫第一单”的发货工作结束。

  近30年的奥康路程,王振滔经历了温州经济的第一次大辉煌,也经受着如今温州制造业的“二次”转型。

  “温州传统企业有资金实力和供应链优势,有管理和零售经验。如今如何利用互联网经济在传播、展示、支付、物流和服务环节,追求运营效率的优化和用户粘性的提升,应该好好考虑。”在王振滔看来,对温州传统企业,现在是最坏的时期,但也是最好的时期。

  新时代很头疼

  “童鞋48元、皮鞋98元”,温州西郊,有着“中国鞋都”之称的双屿,如今在不少鞋厂前,就地摆放着低价处理的鞋子。

  其中一家鞋厂负责人张丽令因为高企的库存问题特别头疼,“为了降低库存,鞋厂不断降低代理商的门槛,向网络零售转型,如下沉区域代理权,有些甚至从市级下沉到了区县级。”

  温州,传统制造业大市,改革开放之初,“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以其制造业低成本优势快速占领全球市场。上世纪90年代是温州制造业“黄金时期”,全国30%的服装和鞋、70%的低压电器,以及全球90%的打火机均产自温州。

  然而,公开报道资料显示,自2009年之后,每年都会有不少制造业在温州倒闭。特别是2011年温州金融危机之后,温州企业老板失踪、公司破产、员工讨薪事件不断,如温州当地知名的三旗集团、波特曼、江南皮革等一批民营企业相继倒下。

  “目前温州制造业的利润率只有1%-3%,服装、鞋业、眼镜、打火机等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温州制造业目前还承受着国内政策不利、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

  深耕制造业8年的金帝集团董事长诸建勇对此感受深刻。

  “受温州金融风波以及企业担保链影响,温州中小制造业企业生存确实有困难。而稍大型的出口企业,受到目前全球化经济浪潮及国内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影响,产业转移现象也开始出现。”诸建勇向中新网记者坦言。

  “对于温州的中小制造业,包括服装、鞋类等在国内市场面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发展对传统企业又形成了巨大冲击。没有品牌和特色优势的制造业很多头破血流,不得不转型升级。”诸建勇说到。

  对于温州企业的弊病。温州金融办主任、温州金融局局长张震宇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温州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且多为“家族”企业,内部治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再加上金融风波和互保联保的影响,企业的内核发展遭遇挑战。

  力推“企转股”金融助力转型

  “温州旭升鞋业因为担保链问题遭遇融资困难,其老板几次上中行贷款。起先因总行条件限制没有放贷,后来全行主要部门去他工厂考察,经过一系列风险审核和考虑,直接贷款,去年旭升盈利超30%。”

  中国银行温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温州小企业确实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银行对于企业要分类扶持,确实有贷款需求以及能够生存和经营的企业,要给予其时间换空间的帮扶。

  温州的中小企业是温州经济的顶梁柱,民营经济离不开中小企业,面对中小企业的困境,如何解决其融资这一“血液性”需求,推动企业内生创造,把握原有优势,实现转型升级也成为温州课题。

  “为化解企业金融风险,促进其转型升级,去年温州大力推行‘个转企’、‘企转股’,规范其内部治理,拓宽融资渠道,成效渐现。”张震宇说到。

  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在今年温州市“两会”政府报告中指出,去年温州共帮扶315家重点困难企业化解资金链风险,政府应急转贷金循环使用达173亿元,银行不良贷款与不良率“双降”,同时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减轻企业负担62亿元。

  同时,去年温州完成“个转企”1.8万家,“小升规”958家,“企转股”230家,均居全省第一;新增上市企业2家,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挂牌企业110家。

  张震宇向记者解析,改革开放之初至2011年,温州股份制企业123家,而2012年增加134家,2014年全年增加230家。股份制企业总量从占浙江总量的5%上升至15%。而“企转股”的成效直接导致温州直接融资规模的壮大。

  数据显示,2014年温州新增金融业融资规模884亿元,同比多增178.7亿元;其中新增直接融资219.7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43.7%。融资结构渐趋合理。

  “温州中小企业的规范经营、老板信用与产品市场以及企业的财务透明度等问题做得还不够好,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得迈过这‘三道坎’,而这些内生方面的治理还需要上述工作的坚定推进。”张震宇认为。

  寄望电子商务 求逆袭

  朱闽是温州一家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小型鞋企老板,如今朱闽的企业面对欧盟的“出口”门槛不断提升,企业的订单下降,尝试做内销,又苦于缺乏渠道和人脉,现在朱闽瞄准了电商的出路。

  朱闽告诉记者,做电商是形式所迫也是顺势而为,电商拥有全国的销售网络,而本身生产和原料基础都在,转型做电商虽有很多技术与人才等问题要攻克,但是他相信这一行业的前景。

  对于老温州人王先生而言,改革开放之初,甚至10年前,温州人依靠虚拟网络做生意是难以想象的,“不符合温州人的脾性”。

  然而,如今像朱闽一样“押宝”电子商务的企业在温州已经渐成气候。温州互联网经济也正大力发展。

  温州大象城开始全新电商时代;有着“中国教玩具之都”之称的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西岙村成温州首个“淘宝村”,电子商务成交额近亿;同时温州知名制造业奥康、森马服饰、报喜鸟服饰等一方面大力发展电商,另一方面发展线下体验店,全方位升级发展……

  数据显示,2013年,温州实现网络零售额391亿元。2014年,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660.46亿元,同比增长69%;居民网上消费额438.42亿元,同比增长37.7%,全年网络零售和居民网上消费总额居全省第三,增幅达54.9%。

  2014年,温州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互联网在各行业的渗透、融合、颠覆,既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能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有利于推进温州存量提升和增量发展,实现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力挺电商发展。

  陈一新表示,温州要坚定发展网络经济的信心,发展以网络经济为重点的信息经济,为打造民营经济和温州商贸“升级版”注入强大动力。

  温州市委市政府对于发展电商经济的重视前所未有。对于真正的亲历者企业来说,企业也有自己的忧虑。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原本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依靠人的,如今又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政府是否能够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养老保险方面,现在空缴现象增添了企业很多成本。是否能够采取自愿缴纳制度。”诸建勇建言。

  “同时转型升级支出巨大,但是转型后又是否能够继续得到政府相关支持?前后很多问题政府应该综合考虑。很多政策上要给传统制造企业一些时间和空间来消化。”诸建勇认为。(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