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海信达担保资质被撤 市场信用风险有序释放

2015年03月24日 16:2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网上海3月24日电(记者 杨溢仁)记者获悉,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近日公告撤销了中海信达担保有限公司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

  根据公告,此后中海信达将不得开展新的融资性担保业务,之前开展的融资性担保业务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履行担保责任。自即日起,中海信达方面需依法成立清算组或融资性担保在保业务处置组,完成公司清算或业务处置工作。

  可以看到,从2014年的“13中森债”“13华珠债”,再到2015年的“12致富债”和“12蓝博01”,由中海信达担保的债券屡屡传出违约,其代偿率的不断激增以及债务纠纷的升级,不仅体现出公司持续趋弱的风控能力,也彰显了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的现状。

  券商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海信达担保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共有17只,担保的公募债券为1只,共计担保债券市场余额19.89亿元。

  “但据我们了解,较之于债券市场中其他的担保公司,中海信达的净资产规模居于后1/3位,资质较弱。”一位商行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个人认为,当前尤其需要警惕注册资本金和净资产较少、风控能力较弱以及业务单一的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

  作为债券市场的基石之一,第三方担保本应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可就现阶段来说,部分担保公司的担保意愿和能力仍旧无法经受住考验。这种契约精神的缺失,也导致看似有偿付保障的担保债券隐患重重,减弱了投资者对于担保的信心。

  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胡泽利表示,未来投资者不仅需要增加对债券发行人基本面的分析,还要注重对第三方担保资质的筛选,特别是对已有失信记录的担保公司担保债券需更为谨慎。

  毫无疑问,当前受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担保行业的代偿率正在逐年升高。而根据管理层近期的一系列表态,未来让市场主体进行博弈、通过市场规则解决偿付问题、允许信用风险有序释放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不过,这不会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固收研究主管孙彬彬指出,“尤其是在监管层态度明确的前提下,爆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非常小。由此,鉴于未来信用风险收敛态势仍可持续的判断,还是建议投资者在择券时向中低等级产业债倾斜,精选个券,获取较高票息收益。”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