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产品减少收益回落 银行理财产品“味同鸡肋”?

2015年04月16日 15: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

  “目前,大部分的理财产品收益都在4%-5%之间,能超5%的很少,有点难以吸引人。”昨日,在某国有大银行咨询理财产品的市民刘先生表示。记者了解到,自今年一季度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推出呈下降之势,有业内人士预计,二季度银行理财跌破5%是“大概率事件”。

  一季度环比减少39.55%

  据监测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国内银行共发行12176款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11714款,外币理财产品462款,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2014年四季度大幅减少了39.55%,同比2014年一季度也减少了20.2%。

  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一季度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幅减少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春节前后消费者支出庞大,理财意愿明显减弱;二是股票及基金市场火爆,资金从银行理财市场出逃到收益更高的股市及基市;三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推陈出新速度过快,也对银行理财起到资金分流作用。

  银行业人士则认为,随着春节效应的消失,市面上资金较充裕,预计二季度理财产品发行量将小幅增加。

  理财收益或跌破5%

  在产品种类减少的同时,银行理财由于相对稳健保守,其收益率也足以吸引“眼球”。

  “今年一季度情况还比较好,收益率能达到多数市民的期许。”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16%,环比2014年四季度上升了3.4%,同比2014年一季度下降了8.02%。

  然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趋势是下降的。随着央行接连降准及降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自2014年12月开始不断上升,直到今年3月份才小幅下降。

  有业内人士透露,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变动与市场资金面状况密切相关。2014年底以来理财产品收益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受节气影响,元旦前夕及春节前后都是资金流通最紧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在回笼资金,导致银行资金面偏紧;二是受打新股影响,打新股密集发行导致大量资金被冻结,市场资金面再度偏紧。

  然而该人士也表示,央行二季度很可能再度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届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是大概率事件,跌破5%也不是没有可能。

  收益达标率仍然稳健

  “作为实力雄厚的银行,其推出的理财产品最大特色便是稳健,市民在看重收益的同时,也要综合权衡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有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就履约回报率上看,银行理财交出的“答卷”依旧可观,据融360监测数据,2015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为99.3%,未达标率为0.7%,整体来看理财产品的达标率比较高。

  “未达标理财产品中,超过半数产品为结构性理财产品。”有理财专家介绍,这类产品通常挂钩股票、股指、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实际到期收益要参照挂钩的标的在观察期内的表现,收益不确定性比较大,适合有投资经验的投资者购买。 (记者 沈勇)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