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拉黑”中国平安折射两融漏洞

2015年06月02日 11:32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

  5月29日,申万宏源证券发布公告称,将中国平安调出融资标的证券范围,后者成为两融业务推出以来,首只触及两融天花板被踢出融资标的的个股。

  根据申万宏源的回应,此次将中国平安调出融资标的,主要是申万宏源的融资额度已超该公司净资本的限制,出于风险考虑,不得已需要调整部分标的证券的买入。

  在目前股指接近4800点、两市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背景下,融资业务带给市场潜在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也正因如此,当下不少券商相继采取措施,以降低两融业务的市场风险。不过,此次申万宏源将中国平安调出融资标的范围,则很难被认为是“出于风险考虑”,相反其更多考虑的或是自身利益。因为在净资本的限制下,目前申万宏源的融资额度是非常有限的,而中国平安又是两融业务中的巨无霸。如果不把中国平安调出,那么仅新增的中国平安融资余额就足以把申万宏源的两融业务拉到天花板上限。因此,为了让申万宏源的两融业务得以维持,剔除中国平安无疑是有效措施之一。

  但作为蓝筹股的中国平安,目前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其投资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将这种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从融资标的中剔除,显然不是基于风控的考虑,对此,很多持有中国平安的股民也表达了不满。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中国平安是两融中的巨无霸,但目前其融资并没有超过风控上限。根据相关规定计算,中国平安上周五实际融资余额为491亿元,距离其可融资上限还有数百亿差距。

  此举暴露出两融制度的漏洞:即两融制度并未规定融资标的“拉黑”顺序,这就使得申万宏源“拉黑”中国平安之举变得无可厚非。如果从风控的角度作出明确规定,率先“拉黑”市盈率高的股票,“拉黑”顺序从高市盈率个股到低市盈率个股,将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更符合风控的要求。希望监管部门也能正视这一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权益。  □皮海洲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