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电信国际漫游费最高降90% 详解费用如何降

2015年06月24日 21:01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下午5点多钟,就在大家正在收拾东西,结束一天的忙碌之时,中国电信抛出了一则重磅消息,国际漫游费下降幅度高达九成。这么高的漫游费究竟是怎么降下来的?总理的喊话是不是终于奏效了?

  端午节小长假刚过,一些在国外短途游的消费者还在感叹漫游费过高,昨天中国电信就送上了“降费”的礼包。从今年7月1日起,面向所有已开通国际、港澳台漫游服务的245个国家和地区。大幅降低漫游费,怎么降?手机上网数据流量资费最大降幅超过90%,语音通话资费最大降幅超过90%,短信资费最大降幅超过80%。同时面向15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3元/3MB、6元/3MB和9元/3MB的流量包资费。中国电信市场部营销处龙祥东:

  龙祥东:这次相当于主要方向大部分是落在3元3兆,相当于每兆一块钱,或者每兆两块钱。

  超九成的降幅一出,很多用户在感叹的同时,新的疑问随之而来,超九成的降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电信以前是在暴利经营?对此,龙祥东回应,事实上,中国电信一直在降低漫游费,2012年到2014年,多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国际漫游费的下降,并不是国内一家运营商说了算,主要是和国际运营商协调的结果。

  龙祥东:国际漫游的资费并不取决于我自己,更多地取决于国外的运营商,因为我要和它来谈判,降低结算价格。还有很多方向,像我们这边,有100多个方向,我这个结算价格,给国外运营商呢,像数据流量每一兆都超过10块钱,这次我们大概也都降到10块钱,最高不超过10块钱,那实际它的结算价没有给我降到10块钱,那这一部分我们自己是相当于补贴给用户的。

  中国电信国际漫游费的下降幅度虽高,其实只是近期三大运营商降费的最后一个,中国联通在5月1日打出了降费第一枪,中国联通新闻处处长傅玉辉:

  傅玉辉:主要是标准资费降至5元起,涵盖了港澳台,新马泰,日韩澳、英法德,荷美加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然后这次的降费幅度是在80%左右。

  三大运营商中块儿头最大的中国移动情况怎么样?中国移动市场部价格管理处项目经理范哲介绍,他们最大的卖点是,流量“包天随便用”,他们在6月15日面向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3元/6元/9元流量包”,其中在17个国家和地区可以“30元/60元/90元流量包天随便用”。

  范哲:满足了90%的客户的使用需求,流量资费平均降幅达到70%。就拿30元包定不限量来举例吧,就是3元包3兆,当客户使用到30元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收你流量费了,就是不会再出现天价流量费的情况。

  对于三大运营商百分之70、80、90的流量降费力度,专家是怎么看的?总理的提速降费号召终于起了作用,可是,和世界相比,我们的价格和速度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那究竟怎么样做,才能真正让用户都点赞?

  今年以来,被媒体称作“超级网友”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三度督促提网速、降网费。在总理“喊话”下,5月中旬,三大运营商都公布了“提速降费”方案,资费最高降幅达35%以上,遗憾的是,一个多月过去了,网民对运营商的降费方案依然“不满”。不过,现在,中国电信的漫游费终于开始出现实在的降费效果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

  曾剑秋:提速降费不仅仅是宽带要提速降费,其实资费它是一个体系,我们知道国际费用的部分降低,应该也是资本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是中国公民现在经常出国,所以使用网络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费用能够降低应该说是我对我们的老百姓,尤其是出国的人员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知名通信业观察家付亮却认为,提网速、降网费不应只是一时的方案,而应该是涉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以及成本消化机制的确立等多层次问题。推动电信市场成熟发展,才是当务之急。

  付亮:国家的通讯业务资费本身在国际水平并不是很高,主要差距在我们的整体通讯技术相对滞后,比如说,光纤用户的占比现在刚刚超过一半。(记者张棉棉)

【编辑:叶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