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带一路”是适应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

2015年07月14日 20:23 来源:光明网  参与互动()

  回溯往昔,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友好故事。如今,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正在世界经济交流中从容铺展。不仅是政策、贸易、货币、道路、民心相通,“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更可以繁荣中国和周边国家及辐射范围内国家的经济发展,着眼于创建一路繁荣,带来一片光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告诉光明网记者,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将紧密相连。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还是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为深入阐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与光明网联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推出《新常态 光明论》大型系列网络访谈节目。《新常态·光明论》第二期邀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晓强做客光明网演播厅,为网友阐述“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

  “十二五”以来中国经济迎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一带一路”战略既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国内转方式、调结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我国国内的区域发展来看,过去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而今在根据新的发展形势结合对外开放战略又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我国国内区域发展战略上,“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协调发展密切相关,它恰恰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

  张晓强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主要内容着眼于在一个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提倡“共商、共建、共享”,不仅仅是在经济上加强政策沟通、贸易流通、资金融通还强调民心相通。这些体现了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是促进自身开放水平提高的同时抓住沿途各国的共同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的本质是“共商、共享、共建”

  如今说起“一带一路”似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但这其中却充斥着不少误读。不能正确认识“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们首先面临的第一风险。有人说“一带一路”就是要保证中国的资源能源供给,更有甚者说“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张晓强表示,这些观点都是对“一带一路”的误读。

  美国1948年正式推出“马歇尔计划”一直持续到1952年,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接受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130亿美元。张晓强说,“马歇尔计划”的政治导向非常明显,通过给予援助的方式让这些国家在美国的领导下最终形成一个美体系下的资本主义阵营和前苏联阵营对抗。

  实际上“马歇尔计划”条件非常苛刻,必须减少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不能搞国有化等。而“一带一路”的本质是“共商、共享、共建”,是各国共同建立的多元主体。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致力于世界的和平、稳定、进步、繁荣,非常强调不针对于第三方,它是一种开放式合作形式,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共存、共同发展,相互借鉴。

  “一带一路”是顺应时代发展新潮流

  那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要搞“一带一路”?张晓强表示, 首先,“一带一路”顺应时代发展新潮流,能够实现沿线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发展繁荣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占全球60%多的低收入人口创造发展机遇,并带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

  其次,“一带一路”开辟了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一带一路”沿线是国际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区域之一。恐怖主义为民众带来威胁,战乱使民众深受其害,希望能有和谐和平环境。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以“五通”为核心内容的主要架构,以及在经济文化合作同时加强区域安全合作的构想,为“一带一路”战略畅想实现搭建了桥梁。这个构想顺应了沿线人民共同愿望, 提供了有效途径,得到了各方面积极反应。

  “一带一路”首先要“五通”

  目前亚洲多国的交通不连不通或通而不畅,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重大障碍。张晓强认为,推进“一带一路”首先在于“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促进“五通”就必须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巴基斯坦电力严重紧缺,卡拉奇、拉合尔等中心城市有时一天只能供电8小时。又如泰国、印度等国的铁路设施老旧、技术水平低,运行速度仅每小时50公里。所以加强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交通关键通道和重点工程,铁路、公路及物流枢纽建设是优先领域。

  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高达8200亿美元,但是他们自身仅能提供4000亿美元,缺口巨大。

  中国有能力搞“一带一路”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地积极反响,张晓强认为中国有能力搞“一带一路”至少有五大优势:

  第一:中国坚持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大量的发达国家坚持种和平共处、互助共赢,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比较广泛地亲和力和感召力的一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好形象。

  第二:目前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又充分考虑沿线国家的特点,着眼于优势互补。目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应该说有非常强的互补性。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确实是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沿线国家共同的需要,很多国家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复苏情况不好、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它也亟需通过国际合作来破解其资源瓶颈。

  第四:“一带一路”得民心,我国和沿线国家双边关系是很好的。

  第五:中国本身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经济上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时我国综合国力在多个领域逐步提升,不论是基础设施、金融、制造业,乃至科技研发等都在日益提升。

  所以把这五个方面综合到一起,应该说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发挥积极作用,确实有自身的优势条件。

  “一带一路”要发挥企业的决定性作用

  最终版规划“一带一路”重点圈定了18个省,好像沾上了“一带一路”就能快速赚钱,“一带一路”里没被点名的省份做什么?张晓强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或者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涵义就是所有的地区都要参与到的,不是说不在“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的18个省份之外的省份就没份。

  实际上“一带一路”是个很开放的概念,不仅仅是中国企业,更不仅仅是沿线65个国家的企业,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只要致力于“一带一路”发展的,都是“一带一路”的国家,欢迎欧美企业、全世界的企业都能参与进来,实现共赢、共谋、共建、共享。

  对于企业来说,“一带一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但是能不能抓住机遇呢?除了政府创造好环境,企业自身的行动也非常重要。张晓强认为,企业要根据不同企业间的差异错位发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上,避免雷同化发展导致过度竞争、产能过剩。

  此外,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不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避免恶性竞争抱团走出去方为上策。而企业在走出去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遵纪守法、保护环境,这样企业的发展才可持续的。

  “一带一路”百姓如何受益?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一带一路”将带来哪些生活改变?张晓强介绍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际上是体现“转方式、调结构、新常态”的重大举措,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惠及民生。

  “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包含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货币融通、道路联通、民心相通。而其带来的设施互通、经济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融更是将为相关区域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基础设施联通“将极大改善我国境内丝绸之路沿线的中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即时可达”也不再遥不可及,坐着高铁去欧洲将成为可能,中国邮轮旅游正式进入了“免签时代”。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展开,沿线各国也将签署合作备忘录,简化民众的签证手续,加上更加便捷的国际交通运输,未来会有更多特色化、个性化旅游线路被开发,实现“说走就走的出国旅行”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贸易畅通”从降低关税到“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一带一路”带来贸易方式的改变将更加适应当今的全球价值链时代。中韩自贸区率先突破为“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提供样本,两国零关税产品将超过九成,中韩FTA生效后20年内,韩国将取消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92%的关税,中国将消除对韩国产品91%的进口关税,这将丰富国内老百姓的消费选择。

  过去考虑产业布局,各国各自为营而“一带一路”着眼于区域内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进行产业上的广地域立体化合作网络,使得产业布局更合理。张晓强表示,“一带一路”带来最直接的机遇是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的同时也实实在在提高百姓的收入。(光明网记者/张琳)

【编辑:王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