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量增质优 全年望实现增4%

2015年07月18日 18:4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量增质优 全年有望实现同比增4%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谈上半年吸收外资情况

  新华网北京7月18日电(记者于佳欣 王优玲)商务部17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4205.2亿元人民币(折合684.1亿美元),同比增长8%。这一数据反映出FDI什么特点?商务部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商投资采取了哪些措施?四大自贸区在促进FDI方面有何成效?如何看待全年吸收外资走势?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接受了记者采访。

  自贸区吸收外资聚集效应明显

  记者:今年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情况如何?在促进吸收外资方面有何进展?

  王受文: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快金融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等,吸收外资聚集效应明显。

  从4月下旬至今的2个多月时间里,上述4个自贸试验区通过备案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共754家,合同外资421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区内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及合同外资的比例分别为80%和57.5%。

  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增势明显助力吸收外资结构优化

  记者: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呈现了怎样特点?

  王受文: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质量进一步提升。吸收外资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是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较快,外商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上半年,在房地产业吸收外资下降8.8%的情况下,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23.6%,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所占比重上升到63.5%,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增长点。同时,高端制造业领域外商投资持续增长。上半年,通讯设备、化学药品制剂、电子器件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31.6%、71.9%和23.6%。

  二是跨国并购占比大幅提高,利用外资方式不断优化。今年上半年,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41家,实际利用外资13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336.5%。并购在全部实际利用外资中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8%上升到19.3%。并购有利于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跨国公司纷纷加大研发本土化力度,积极投入创新。今年上半年,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95家,实际利用外资2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62.8%。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通信和网络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家居等领域,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万众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多措并举促服务业等扩大开放

  记者: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吸收外资方面,商务部今年以来采取了什么措施?

  王受文:商务部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的意见;稳步扩大相关领域和行业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内陆沿边开放。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中规定:确立“全面报告加有限许可”的外资准入管理制度;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审批等。草案得到境内外各界的认同。

  在稳步扩大相关领域和行业对外开放方面,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幅减少限制性措施,限制外商投资条目缩减50%以上。在广东省对港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受全球经济拖累形势严峻,综合优势明显预示全年吸收外资有望同比增长4%左右

  记者:如何看待我国全年吸收外资的走势?

  王受文:由于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一些主要外资来源地经济复苏缓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我国吸收外资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严峻。

  但我国市场规模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等综合优势依然明显。同时,中国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以完善的法律体系、开放的产业政策、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足的高端人才供给等为特征的新竞争优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尤其是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合要素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如内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初步预计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可达约1250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4%左右。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