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冻肉市场销量锐减 除阴影要破解生鲜物流尴尬(2)

2015年07月27日 16:50 来源:大江网  参与互动()

  高学敏表示,南昌乃至江西的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在整个物流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远未形成与农业大省相称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南昌的冷库面积只有20余万平方米,其中立体库不到10%,且不少冷库仍采用老技术,功能比较单一,利用率偏低,这与周边省市的冷库规模有较大差距。

  除了冷库的缺口大,冷链车缺失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高学敏表示,生鲜产品要在全冷链的条件下运输,绝对不能出现暴露在户外的情况,不仅要有冷库,更需要大量的冷链车。

  但冷链车的成本较高,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目前南昌尚没有形成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难以提供全程综合化冷链物流服务。尽管部分企业有少量冷链车,大多也是经过改装或租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满足不了配送量的需要。

  有数据显示,由于缺少相配套的冷链物流设施,仅南昌市一年的海鲜等水产品的损耗率就达15%,蔬菜的损耗率更达25%。

  “未来10年,南昌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将至少呈现2位数的稳健增长。”高学敏认为,物流行业投入回报的周期比较长,当前物流企业的用地成本又比较高,这些都制约了冷链物流的发展,期待相关部门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动态】

  “体检”冻肉市场 维护餐桌上的安全

  (张忠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处长)

  尽管消费者对于“超龄冻肉”的心理阴影让很多合格冻肉跟着“躺枪”,但食品安全大于天,市场监管容不得半点懈怠。

  6月25日、7月21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2次下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冻肉”产品市场清查工作,排查入市销售的“冻肉”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为了杜绝问题冻肉流向餐桌,我们不仅要检查冷冻肉品来源是否正规,还要检查餐饮单位是否具有冷藏、冷冻设施设备,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张忠文说,截至7月中旬,全省冻肉产品市场清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7624人次,检查“冻肉”经营户4469户次(其中,进口肉品经营户91户次),取缔了无证经营2户。目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的5批次“冻肉”产品合格,各地也在开展监督抽检工作。对无检验合格证明的“冻肉”产品、其他涉嫌问题的“冻肉”产品进行了查扣,对来源不明的“冻肉”产品进行了下架,对部分违规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接下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加大对冻肉市场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2014年以来冷库承储的冷冻肉品来源、数量和销售去向。同时,加大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和执法力度,发现来路不明的冻肉,一律暂控,追踪来源,及时开展监督抽检。对涉嫌犯罪的不良商家,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张忠文提醒,市民在购买进口冷冻肉品时应验明中文标签,标签应载明冷冻肉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提醒】

  家用冰箱里的冷藏肉 最好3天内吃完

  (邓泽元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

  看到关于冻肉的报道后,市民也开始担心自家冰箱里保存的冻肉是否安全健康?

  “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冷冻肉营养素的损失会比常温下慢一些,因此只要是在规定时间内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就没有什么问题,顶多就是口感有些差异而已。”邓泽元说,肉类在-18℃条件下,一般保质储存期为12个月以内。但由于对肉类的处理方式和冷冻条件的不同,冷冻肉的保质储存期有很大的区别。

  大多数市民买回冷鲜肉都是放在冰箱里,那么可以储存多久呢?邓泽元说,冷藏或冷冻食物并不能完全扼制细菌的生长,更何况家用冰箱一般达不到冷库的冷冻温度和效果,细菌仍可以大量繁殖,冻肉长时间放在冷藏柜中仍会慢慢变质,买回家的冷鲜肉如果是放在冰箱的冷藏室,最好在3天内吃完。如果放在冰箱的冷冻室,最长也不能超过3个月。

  “肉如果经过长时间冷冻,营养素也会流失,脂肪会氧化得越来越严重,并产生有害物质,使肉质变差,香气慢慢损失,味道也不如以前。”邓泽元说,要想在家吃到安全营养的肉类,还要学会科学储藏,不要把未经清洗的肉直接放进冰箱,而要清洗后控干水分再储藏。同时,不要在冰箱里放太多食物,混杂的储藏环境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怎样才能辨别放在冰箱内的肉类是否已经变质?邓泽元说,新鲜的冻肉有一定的光泽,闻起来也不会有异味。而过期冻肉的颜色偏暗,或者变黄、变灰了,按下去比较软,或者有气泡产生,闻起来有一股异味,这都说明肉已经变质了。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