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摸底资金入市:配资并未一刀切 风险可控

2015年07月30日 09:0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一家银行有关人士透露,从6月末到7月份,自总行层面布置各分行和总行营业部对资金进入股市情况摸底,从理财资金对接结构化产品、定向增发产品到股权质押融资等等,全面排查、上报。其中,对股权质押授信情况进行风险排查是重点,表内、表外授信,流通股和限售流通股等等都要查,质押率、警戒线、补仓线、追加担保措施都要上报得很细。该人士称,目前银行资金应该还是安全的,在存量贷款排查后,估计会对前期质押率过高的要求补缴保证金,补设或提高警戒线、补仓线。

   据悉,多家银行都推出上述举措。银行人士表示,目前都是数据摸底,相关业务并未被叫停。

   全面摸底

   某股份制银行的支行行长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总行层面的确开始对资金进入股市的情况开始摸底。从理财资金对接结构化产品、定向增发产品到股权质押融资等等,全面排查、上报。

   “主要还是要掌握准确数据。对进入股市的存量项目提高警戒线和平仓线,新增项目获批难度加大。”该人士介绍,假如这时上报一个为券商资管配资的项目,贷审会的人会说等等吧。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等待可能将是漫长的。

   “从去年11月份开始,银行简直是闭着眼睛给劣后级客户配资入股市的,1:1、1:2最高1:3的配资都有。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根本别想做这样的业务。”他说。

   该人士介绍,去年以来,银行理财资金不少是给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等的结构化产品做“优先级”的。“简单地说就是配资。例如结构化产品中的劣后方拿出1000万元资金炒股,银行有可能以优先级的方式借2000万元。”该人士介绍。

   今年6月底前后A股行情出现大波动,各家银行开始排查可能流入股市的资金。

   某大中型商业银行6月底的数据显示,该行股票二级市场相关业务余额为1518亿元,根据管理要求每日进行净值监控。截至7月3日收盘,触及预警线的产品有508只,涉及该行优先级资金为312.535亿元;触及止损线的有541只,涉及该行优先级资金为232.553亿。目前的风险项目涉及优先总金额占该行配资余额比重为35.6%。

   银行界人士分析,由于市场出现反弹,各个产品对单一股票持仓比例有严格限制,止损线也设得比较高,所以银行资金应该还是安全的。即便出现一些平仓,银行的资金也受伤不重。

   银行对股权质押融资也开始谨慎。很多银行的总行层面已经下发排查表格给各个分行,要求重点上报质押了什么股票、质押多少、批复的质押率、初始的质押率、警戒线和是否达到警戒线、补仓线和是否达到补仓线、达到警戒线会采取的措施、达到补仓线是否追加担保等细节都要一一上报。

   “目前都是摸底,并没有叫停。”某大型国有银行相关人士称。

   并未叫停

   配资业务目前主要分为对接伞形信托的配资业务和对接单一的结构化信托配资业务两大类。目前对于伞形信托的配资需求,银行方面确实比较谨慎,很多银行都已经不再新增对伞形信托的配资业务。对结构化信托的配资也没有“一刀切”地停止。对上述业务,监管层也主要是收集数据摸底,并未叫停。

   但无论是银行还是信托公司,现在都已经放缓进入股市的脚步。

   上海某大型信托公司的信托经理透露,目前他所在公司的信托产品发行几乎陷于停滞:两年期以上的房地产信托从去年年底开始就乏人问津。好不容易股票市场火了,定增产品、结构化信托产品好卖了,才让信托公司的业务又活跃起来,但6月份以来市场的大幅调整又把刚打开的这扇门关上了。

   “主要是客户需求在减弱。比如现在假如有客户有1000万元资金需要配资炒股,我可以想办法帮他发产品。但客户已经没有这样的配资需求了。这样的行情下,上市公司也没有搞定向增发的动力。”该信托经理说,“市场好的时候,一切消息都是利好。投资者要买和股市相关的产品,上市公司要搞定增;市场不好的时候,一切都反过来。”

   7月22日,野村证券在一份《伞形信托去杠杆已经开始》的报告中表示,银行理财资金借道伞形信托入市的规模已经下降。野村证券认为,伞形信托已经开始去杠杆,包括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和信托产品入市增速也会放缓。

   用益信托工作室最新一期报告认为,从7月20日至7月26日,该周除权益投资、其他投资、贷款及其他投资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外,证券投资类规模依旧占比较小,表明在近期股市调整下,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放缓。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该周信托公司成立6只阳光私募产品,成立数量较上周减少8只,成立数量继续保持在低位。大盘在该周虽然呈震荡回升的趋势,但前期A股的大波动仍让投资者心有余悸,市场信心仍然有待恢复,私募产品的发行受到影响,导致该周阳光私募产品成立数量创今年以来的新低。

   赚钱效应

   某股份制银行的支行长介绍,银行为炒股配资的年化利率今年有一段时间甚至上升到8.8%左右,券商融资的利率也在8.3%左右。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后市仍有降息预期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如此稳定的高收益还是各家银行难以拒绝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只要股市的赚钱效应重新出现,无疑仍将吸引银行的理财资金。

   目前的问题是,股市的赚钱效应暂时无法吸引更多的资金。

   7月8日出台的《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本公司股票相关事项的通知》提出,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方式稳定股价。此举被市场解读为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认为,有关部门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允许股票质押贷款展期,以及支持银行与理财和信托客户协商调整风险控制条件。这些措施将促进市场走向平稳,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该规定出台后不久,中国银行就宣布,由中银国际证券为符合监管要求的委托人设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开立专用证券账户,在二级市场代委托人增持指定股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为该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提供托管服务,并开设特别服务通道,在半个工作日内迅速高效地完成首批上市公司股东增持本公司股票的资管合同的签订以及托管账户的开立。这是银行业内首单产业资本增持类定向资管计划。

   南方某城商行在其“上市公司业务”产品宣传中称,“我们寻找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提供最高2倍杠杆配资;价格可议、期限灵活;我们承诺,T+1审批,T+3出款……”另一家城商行的广告也是,“为大股东、董监高增持本公司股票,提供最高1:2优先资金,价格不高于8%……”

   但有城商行相关人士坦言,近期来询问上市公司配资业务的客户确实有不少,可是至今其所在的银行还没有实际开办业务。“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资本并没有太大的冲动寻求杠杆资金。企业家还是比较保守和谨慎的。”该人士称,商业银行表面上“热衷”为上市公司董高监提供配资,主要还是为了能够争取到上市公司董高监这样的高净值客户。

   “上市公司的董高监一般都是私人银行客户。银行争取到这部分客户,可以带来客观的存款业务、理财业务等的收益。真要是增持他们自己公司的股份,银行的限制还是很多的。”该城商行相关人士私下对记者坦言。

   他表示,银行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通常包括不能是ST公司、公司盈利情况良好、负债不能过高、不能有负面报道等等。而且也并不是所有打出“为董高监增持配资”广告的银行都有开展实际业务的能力。因为要开展上述业务银行内部要做很多准备,包括对证券市场足够了解的专业人才,有效的风险隔离措施等。

   “股市有赚钱效应了,即使限制银行资金进入股市,银行自己也会想办法绕道进去。股市没有赚钱效应了,你鼓励银行资金进,银行也不会进。资金是最聪明的,金钱永不眠。”上述银行界人士说。

  银行摸底资金入市 整体风险可控

  2015年07月30日 07:57:08来源:中国证券报

   机构认为

  国内券商抗冲击能力较强

   穆迪7月28日发布报告称,近期股市大波动对中国券商的两融业务带来考验。穆迪的评估显示,由于今年早些时候两融业务规模攀升时市场参与者设置充足的保证金缓冲,国内券商对6月12日至7月8日期间的调整显示出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抗冲击能力较强

   尽管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国内券商的两融业务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截至6月18日,两融余额达到2.3万亿元的峰值,相当于A股流通市值4.3%。之后因市场大幅调整,两融余额降至7月15日的1.4万亿元,相当于A股流通市值的3.5%。

   尽管两融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增强券商的盈利能力,但此项业务的快速增长也给券商带来较大的市场与信用风险敞口。

   到目前为止,证券行业对市场的剧烈波动显示出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这证明监管措施以及券商内部风控的有效性。今年早些时候,面对两融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监管机构加强对该项业务的监管,而券商也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措施,这主要体现在较为谨慎的担保物折算率及维持担保比例要求上。

   在近期市场遭遇调整时,国内券商也因此获得充足的缓冲。在穆迪看来,上述措施是券商在主要股指急挫时仍能继续有序运作,而且并未出现个别券商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穆迪预计当前环境将促使维护金融市场信心上升到优先地位,因此将相应强化对证券公司的支持。

   此外,监管机构已加强对券商资本管理的监管,并放宽券商发行中长期债券的相关规定。2015年上半年,国内券商的股权融资金额达到1,980亿元。穆迪认为上述举措增强国内券商的流动性和资本实力,并使其能够应对当前的挑战。

   华泰证券分析显示,在两融的资金来源中,40%-45%的比例是来自于银行的理财资金,规模约为8000亿元,券商使用的自有资金规模约5000亿元,券商通过发行短融、公司债等融资约7000亿元,两融配资应该是整体配资中杠杆相对比较低的部分,体量巨大但风险相对较小。

   两融业务规则谨慎

   穆迪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券商成功应对股价的大幅下挫,且几乎没有券商陷入困境的个案。穆迪将国内券商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归因于一系列监管防护及风险管理措施。

   首先,与其他融资渠道如伞形信托和场外配资相比,券商融资合同条款相关规定更为严格。因此保证金融资遭滥用的风险得以降低。

   另外,证券交易所划定的符合两融条件的股票大多为主板股票。而此类股票的估值相对更为合理,且成交量较高。由于证券公司仅向伞形信托和场外配资提供经纪服务,因此券商并不承担此类产品的市场与信用风险。

   其次,监管机构实施严格的担保物折算率及维持担保比例要求。据穆迪测算,上述措施所提供的缓冲可承受股价较融资款发放时超过40%以上幅度的下跌。

   穆迪评估上述防护措施迄今为止在股市调整时为券商提供有效保护。6月12日至7月8日期间,由于保证金缓冲充足,且部分融资客追加保证金,迄今并没有国内券商因两融业务报告重大损失。

   根据证金公司统计,6月18日至7月15日,国内券商两融余额减少人民币8,470亿元,但报告的损失有限。截至7月15日,两融业务担保物的市值达4.2万亿元,相当于1.4万亿元融资款余额的296%。

   银行股投资价值凸显

   7月28日,交通银行公告称,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管增持67.1万股H股。此前,南京银行高管3600万元增持近200万股,汇金按照3.5元/股增持光大银行H股606万股;招商局以18.37元/股购买4675万股招商银行A股,将继续增加持股比例。

   尽管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银行经营也处在转型过程中,但是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金融业改革和行业面变化、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银行股估值进一步抬升。近期银行股东和高管增持不断,同时也在主动释放利好。监管层正在酝酿实行分类持牌制度,银行或将实现跨界经营,再加上银行股的估值优势,分析人士认为,银行股的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混业经营路径显现

   中信建投证券7月28日的研究报告认为,《商业银行法》的修订有望从立法层面解决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允许商业银行跨界经营将拉开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序幕。另外,有望实行分类持牌制度。推动分类持牌管理,对银行业按照资产经营类别等因素分类发放牌照。

   银行业跨界经营主要表现为获得A股券商牌照。大银行会优先获得,因为风控完善,有H股券商牌照。可能的路径是,新设或者由H股券商收购一个A股券商。股份行会先发展大资管业务,待条件成熟后再获得券商牌照。

   中信建投认为,混业后对银行短期影响小,但中长期收入结构有望明显改善。因为,首先经纪业务收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交易性收入在国外银行中,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近似为20%、20%和20%。但目前国内银行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较小,交易性业务和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占比23%,未来经纪业务收入和交易性收入占比有望提高,这三块业务收入占比或将提高到40%左右。

   其次,目前国内银行的非银行子公司资产和净利润占比更小。例如,招行非银子公司资产占招行总资产的比重为2.6%,净利润占比只有4%。短期内,非银子公司成立对银行业绩贡献不大。

   中信证券认为,上市银行步入中报期,业绩增速稳定显示其应对压力测试能力强,下阶段板块催化剂来自于金融改革落地,预计金改确定性强,将对银行商业模式带来巨大影响,关注综合金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下半年或有系统性机会

   中信建投认为,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下降是本轮牛市启动的主要动力。之前,政策主要借助降低无风险利率来减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但是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空间在缩窄,下半年政策主要的目标是降低长端利率,降低贷款的风险溢价。下半年,贷款风险溢价下降主要依靠二季度以来政策效果逐步落实,以及其他有效措施的落地实施。贷款风险溢价已经从5月的4%降到6月的3.53%。

   从2014年年初到2015年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5921亿元提高到9825亿元,增加3904亿元。不良率从1%提高到1.4%;贷款风险准备从1.67万亿元提高到2.1万亿元,增加0.4万亿元。银行体系自身承担的信用风险在累积,降低风险溢价通过各种手段推进改革来实现。

   推进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降息而且要求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防治通缩;打通资金转换通道;75%存贷比取消监管;资金层面的变化;银行业深化改革方案落地;债务置换处置规模增加;定向降准,PSL、MLF、SLO这些货币政策补充工具,可以附加一些信贷条件,降低负债端的成本率,从而降低风险溢价,降低贷款利率,降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下半年这类措施的效果将逐步显现,从而下半年银行贷款的风险溢价降低成为大概率事件。随着贷款风险溢价下降,银行股的估值抬升的理由将更加充分。

   中信建投认为,其看好下半年银行股,主要是三个理由:信贷资金低成本流向实体经济、降息周期的结束、风险溢价降低。这些原因成立将带来银行板块系统性机会。另外,下半年银行获得A股券商牌照,或者高估业务的进一步分拆,将带来银行股阶段性行情。

   长江证券认为,长期来看,资产证券化和混业是维持行业成长性、支撑行业估值的两大重要因素。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完成后行业内部加速分化,竞争格局稳定式后优质银行应该有一个更高的估值中枢。短期催化剂或来自国企改革细则落地,员工持股不断有银行跟进,中报业绩超期等。(记者 高改芳 )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