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油价逼近十年新低 中国七月逆势进口原油创历史新高

2015年08月10日 16:25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导读】油价逼近十年新低,中国7月逆势进口原油创历史新高。央广财经评论本时段重点关注:构建新的能源战略体系亟待提上日程。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最近国际油价再度迎来大跌,并一度逼近多年新低,但这却给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逢低吸入提供了机会,并一举创下单月进口原油量最高的历史记录。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7月进口原油3071万吨,同比大增29%,创历史新高。显示出中国正在趁国际油价走低进一步加快原油储备。此前的新高为去年12月份的3037万吨。与此同时,NYMEX原油最新报43.75美元,跌幅为2.04%,而上周该油价总共暴跌3.02美元,跌幅为6.46%,创近6个月最大单周跌幅,并距离今年3月17日创下的42.41美元的十年最低水平仅一步之遥;而布伦特原油则也跌破50美元关口,最新报49.21美元,同样逼近多年新低。

  此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石油进口达到每日740万桶,相当于全球每日石油消费量的13分之一,超过美国每日720万桶的进口量,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今年上半年的4月及6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单月超越美国。上述专家指出,中国现有原油战略储备尚不充足,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没有改变迹象,低成本新能源技术暂无重大突破,这导致了中国原油进口量将继续保持高位。7月为中国原油进口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增加。6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大涨27%,达2949万吨。

  整体来看,今年前7个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增幅达到10.4%。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原油进口依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今年中国石油需求为5.3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60%。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赵先卫就相关话题做出了评论。

  经济之声:在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增强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再度走强,一度突破98点关口,这给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带来压力。再加上供需矛盾依旧严峻,这些是不是都是造成油价再次大跌的重要因素?

  赵先卫:的确如此。目前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第一由于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欲望比较强烈,最近一段时间,美元的走势比较强,不仅仅压制了整个油价,而且对于目前整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都产生了抑制。第二,从原油的供求来看,目前市场比较担心就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全球供大于求的格局会持续一段时间。

  经济之声:这些因素是不是也将在中长期影响油价走势,使得原油价格很难出现明显反弹?像高盛给出了11条理由,认为国际油价还将继续下跌?

  赵先卫:确实这些因素会在中期至少压制整个油价,而且从长期来讲,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各种新能源技术都在起来,所以如果一旦这种新的能源技术开始出现突破发展,可能长期而言油价还会处于不利的境地。

  经济之声:而在低油价时代,中国和美国两个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正在加速原油进口。自6月底以来,美国原油进口量始终保持在每天700万桶以上的高位,更是在截止7月17日的当周,创下了每天794万桶的年内第二高位。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7月进口原油3071万吨,同比大增29%,创历史新高。不断扩大原油进口的数量,充实原油战略储备是不是主要目的之一?

  赵先卫:除了充实原油战略储备之外,目前我们国内对于整个成品油的需求还是比较大。随着整个汽车保有量的逐步增加,我们对于整个层面的需求也在增加,也间接使得我们对于整个原油的进口需求增加。

  经济之声:这种供需矛盾的严峻导致从中长期来看,可能国际油价也很难出现明显的反弹,但是像上面这组数字,中美两国加速原油进口会对国际油价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吗?

  赵先卫:这个提振作用非常有限,因为即使在在7月份中美两国在很大的原油进货量情况下,7月份的国际油价还在不断往下滑。

  经济之声:当前,中国原油仍旧对海外有较强依赖,而且国内环境压力趋紧,在这种背景下构建新的能源战略体系是不是也亟待提上日程?

  赵先卫:目前我们的确对外的原油依赖度比较大,而且除了整个石油战略储备之外,实际居民对于整个石油的消费度也比较高。在短期确实很难出现一个新的能源方式来代替传统化石能源模式的情况下,要适度降低我们对原油的依赖度,尤其是对外的依赖度。

【编辑:叶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