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朱清时:所有学位由教育部授予是计划经济遗留 (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02日 06:31 来源:央视《新闻1+1》 参与互动(0)

  白岩松:

  我明白熊院长,其实您不希望南方科技大学一出生的时候就融入到了传统的高考的这条线路上。

  熊丙奇:

  是这样的。

  白岩松:

  你稍等,朱校长您刚才也听到熊院长的声音,你对他理想话的看法您的态度是什么?

  朱清时:

  我觉得熊院长说的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又不太了解我们的招生的细节,我们这次的招生就是类似于香港大学的自主招生,因为我们这个60%+10%+30%,实际上是把高考当做学生的一种测试,然后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对学生的要求加上自己的测试,再加上平时成绩,所以我们是很类似香港大学在国内自主招生的这种做法。

  白岩松:

  其实呢听到您两位的声音我想到一句话,就是一个高考各自解读,熊院长您同意朱校长的这种解读吗,我用一下他高考的测试,但是还是按照我们的来,没有强调这60%或者是40%。

  熊丙奇:

  我觉得他主要是纳入集中录取的提前期,这种性质就改变了,因为投档权是由政府部门掌控,而对学生的选权也没有增加,学校只是增加了有限的自主权,把自主招生和我们目前的统一的高考集中向下的一种方式,它不是学校真正意义上自主招生。因此如果说不是放在提前期里面,我认可是自主招生,如果放在集中里面去就改变了自主招生的性质。

  白岩松:

  熊院长再问您一个问题,那您是否接受理想是理想,但是我们终究要面对现实,这样或许退半步但是对方也退了半步,难道不是形成一种进步吗,接下来的发展也许会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前进,你接受这种看法吗?

  熊丙奇:

  我接受这种看法,但是它是否是真的迂回曲折,今后是否有进步还看接下来的行动,如果说就是这样定掉了,那这样我们是非常失望的,如果说我们在现实情况下做一个退步,为了未来更好的进步,我们还有一个期待。能不能有进步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南科大学这样的改革方案的认识,如果大家觉得这样的方案不是自主招生了已经是很大的中国的进步了,我们就难需求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另外一方面就我们的教育部门、国家政府是不是真正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所制定的招生改革思路,就是政府改革管理,专业机构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都是选择来推进我们的高考改革,如果国家进一步与这样的改革精神进行改革,南科大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白岩松:

  明白,非常感谢熊院长。朱校长刚才听也听到了,其实他依然在失望中抱有某种期待,您怎么回应他,是不是迂回还是要前进的,而不是这就很满足了。

  朱清时:

  我觉得熊院长对我们如何招生还了解不够,我现在在各个省宣传,也就是我们解释我们的招生办法。第一个我们跟过去的高考招生方法本质不同,就是我们没有120%的提档线的限制,我们把在高考结束之后凡是愿意报考南科大的学生,我们进行能力测试,这个能力测试的范围是很大的,在他们测试完之后,我们再结合高考的成绩,高考成绩公布再结合高考成绩确定录取的名单,所以我们这个测试跟熊院长说的方法有一个很本质的差别,就是我们是没有120%的提档线,我们是很大的自主权在考生中间选择的。

  白岩松:

  您是注意到熊院长其实昨天和今天发表了这篇文章,谈到了120%的提档线,我也注意到了,这个是有区别的,刚才熊院长可谈到的是未来不能满足到这儿,还有一个更大的突进和改革变化。

  朱清时:

  是的,我觉得我们现在是前进了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呢,就是往国际化方向走了一步,像在美国也有类似高考的考试叫做SAT,美国的中学生都要参加SAT考试,用这个成绩申请哈弗、斯坦福这些学校,美国这些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点,对学生又有新的要求,比如说哈佛要求,学生要有领导才能才收,并不是说你SAT考100分,当了状元我就一定收,它是要有自己的要求。

  白岩松:

  南科大还是要强调自己的要求和准则。

  其实在前进中也有很多的变数,比如说有一些老师走了而且还发表了批评的一些声音,我们来听一下。

  解说:

  目前南科大已签约聘请65名教职人员,但根据朱清时的计划,南科大需要招聘330位校工,包括特聘20到30蒙领军教授,目前的南科技与它的设想还相差甚远。之前,朱清时希望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说,只有教授才知道什么样的事能干,什么样的事不能干,所以教授要对学校的运作有发言权,教授治校并不是教授管理学校,而是依据教授的思想和意愿来管理学校。

  朱清时:

  南科大要建立一支一流的教授队伍,竞争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保持高校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一方面用我们的薪酬、住房、福利设施来吸引他们回来。还有就是在南科大工作的前景非常之好,吸引他们,另外也是要有一个淘汰机制。

  解说:

  在备受关注的副校长一职上,2011年7月17号,南科大理事会上聘任曾任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院长的覃正来担任南科大副校长,但是另一个副校长职位却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不仅引进人才困难重重,已经加入的也会出现问题。

  2011年6月香港科学大学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三位南科大的核心创校成员,授权《南方周末》发表公开信阐明他们与朱清时校长在办学理念上的分歧,悄然退出南科大。三位去职的教授在公开信上说,一个发油管理团队、学科框架、学术教员团队、内部管理制度课程大纲,发展路径规划等空头大学,用什么来奢谈高教改革呢?

  白岩松:

  南方科技大学一路走来非常的不容易,各种各样的风波总是存在,朱校长会不会现在是学生有45人,现在终于今年又可能到180人了,学生来了但是你期待的很多老师却可能走了,不一定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吗?

  朱清时:

  恰恰相反,我们去年下半年到今年这几个月招聘了65位教授,水平都很高,刚才说的有个学术副校长人选实际上我们已经有目标了,但是真正这种好的一流的人才,都不是说你一招聘马上就会来的,他们都有一个滞后,我想在今年七月份以后,我们招聘的这些教授和包括副校长人选就会陆续到位,南科大现在人才招聘形势大好,我相信在两三年之内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就是招到330位一流的教授人才,这种办成研究性大学。

  白岩松:

  我也注意到教育部一给了你们准生证之后,您马上给天下的父母考生的父母写了一封公开信,这里强调了要考你南科的学生,可是优惠条件不少,我看一年开出了一年好几万的吸引力的钱,是不是现在也是无奈的方法,当这个牌子还没有这么响,还需要用物质方面吸引更优秀的孩子愿意到你这里来?

  朱清时:

  不是,只有一点,就是抵消学费,这一点是对考生的优惠,因为我们在做教改实验,我们希望参加的人越多越好,他们付出的物质上的代价越少越好。另外两条就是优秀的学生我们入学以后就到研究所的实验室里头,可以实验从事工作得到每年一到两万的补贴,这个是一种新的改革的做法,就是让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开始从事研究。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从社会上募捐了一笔钱,我们想支持农村,给城市里头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在学校里头衣食无忧,所以这样的孩子我们给他每年一万的生活补贴,这些是我们从社会上募捐来的。

【编辑:吴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