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生综合征源于教育衔接断层:中学求稳大学求新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15日 14:14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看应试教育“后遗症”在大学爆发——“新生综合征”调查

  大学开学已有两月,很多大一学生恐怕还没完全摆脱“新生综合征”——

  有人仍然迷茫,千方百计上了大学,如今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有人感觉“失重”,原来大学生活全然不像中学老师所描绘的那样精彩;也有人正在压抑中,因为班级里“牛人”太多,自己黯然失色,或者和寝室的同学处得很不愉快,正打算提出更换室友……

  几乎每一年,几乎所有大学,新生们入学总伴随着种种问题和困惑。

  “新生综合征”为何如此普遍?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一支学生团队专门以此为题做了调研,而且耗时两年之久——问题的复杂性,超过了之前的预期。

  过去,教育界人士多把“新生综合征”归因于一种笼统概括,仿佛“中学求稳,大学求新”,不同的教育模式注定了大学新生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

  华师大这支学生团队撰写的《大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交流活动研究——基于高校与中学衔接合作的视角》调研报告则指出:“新生综合征”的根源在于我国中学和大学之间的衔接教育存在着明显的“断层”。

  即便是中学里的优秀生,很多人也难以在大学新起点上顺利扬帆起航。让他们“触礁”的,正是沿袭已久的应试教育“后遗症”。

  【学习篇】 “课题大王”,突然顿悟

  给学生上基础写作课的老教授朱希祥有一个外号:“课题大王”。很多文科生想做研究,申请项目,又苦于没有课题,就去向他“讨题目”。时间长了,朱希祥算是明白了:原来学生不是不会写作,而是没有问题意识——典型的应试教育“后遗症”!

  今年60岁的华师大教授朱希祥,在对外汉语系常年开设“基础写作”专业课。此次“新生综合征”调研,正是朱希祥出的题目。虽说该课题最后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但调研的由头,却是一桩不怎么光彩的小事。

  几乎每一年,朱希祥都要评阅新生交来的作业。和很多大学老师一样,他对新生的论文写作水平不敢恭维。

  记忆犹新的是2010年,那时上海召开世博会,朱希祥即兴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到世博园区考察,并以世博园区里的中华美食为题,写一篇调查报告。收上来一看,他吓了一跳,有学生的文章竟以“今天天气晴朗,世博园热闹非凡……”开头。

  在学院里,这个教写作的老教授还有一个外号——“课题大王”。如今的大学里,“挑战杯”之类旨在鼓励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和项目很多,人气很旺。在这些赛事面前,理工科学生有明显专业优势,课题手到擒来;而对整天泡在中外典籍里的文科生来说,申请创新课题实在不易。

  “刚开始,有学生说他们想不出题目,但又不愿错过这个锻炼能力的机会。我觉得挺好,就帮他们出点子。”后来,学生们发现这位教授出的点子很容易在学校和院系的答辩中“过关”,申请到一些课题经费,就纷纷前来“讨题目”。

  朱希祥突然有所领悟:原来,包括新生在内,很多大学生不是写作水平有限,而是他们没有想法,根本不会探究问题!

  早年去日本访学,朱希祥曾在当地小学课堂上看到老师布置这样的题目:从你家到学校的路上,会遇到多少种不同的窨井盖,研究这个问题并写一份调查;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豆腐,以“豆腐文化”为主题,做一些调查研究……但参与过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朱希祥知道,类似训练在国内的中小学课堂上至今都是缺失的。

  两年前,有学生“吐槽”,说自己在高中阶段是班里的尖子生,但到了大学表现平平。这类牢骚,朱希祥每年都能听到。那一回,他顺口说了一句,“你们把自己的问题当课题研究一下不就行了”。

  就这样,四个女生开始草拟研究框架和调研方法。

  “表达障碍”,新生的通病

  大学推出的导师制,遭遇不少新生“吐槽”:一学期只见一次,谈话几分钟草草结束,导师似乎“名存实亡”。可曾料想,导师制推行艰难,和新生的表达障碍也有直接关联?

  已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卢璐,是“新生综合征”课题调研组成员之一。发调研问卷时,她曾和同伴跑到新生宿舍,请大一学妹配合。不料,“有人直接问,你们的调研和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配合?”“在大学遇到的困难是个人隐私,无可奉告。”

  也有新生勉强收下问卷,一堆打钩的选择题很快做完了。但要回答一些开放式问题,比如,用几句话概括在大学遇到的困难,做一个简单排序,卢璐得到的答复多半是“学习困难”“生活不习惯”“人际交往困难”等笼统的词汇。还有受访的新生直接告诉卢璐,“感觉自己问题挺多,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问题讲出来”……

  在朱希祥看来,调研时发现的新生“表达障碍”,和课堂上的情况如出一辙。“当我在课堂上给出一堆材料,请学生看完以后做一些概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时,很少有人会主动发言。即便勉强发言,学生多半是信口开河,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较差。”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让学生拿着材料回去思考,以书面形式谈个人看法,经过一些学术训练的学生还能言之有物。

  这是横在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又一道裂缝——学生的感性表达尚可,但是基于逻辑思维和概括的理性表达能力十分薄弱!

  原因众所周知,中学教学仍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缺少互动情境的体验,学生进大学后,无法适应大学教育的节奏和课堂要求。

  调研中,卢璐团队发现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新生的“表达障碍”甚至会消解很多大学新生教育所承载的一些功能。

  最典型的是“导师制”。为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对大学的学科专业有深入了解,一些大学不仅配备辅导员,还为新生配备专业导师、学导。但事实上,多数新生见了导师后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们即使有很多困惑,也无法组织成理性的语言传达给老师,而是更愿意听老师的意见。一学期见一次,谈话几分钟草草结束,这让师生双方都感觉“导师制”宛如作秀,名存实亡。

  一些学校担任“学导”的多为本科高年级的学生,本身还处在成长探索阶段,他们对于大学社团、专业、学生组织和就业的看法大相径庭,这令新生们更加无所适从。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