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11岁自闭症男孩花110万求医无果 三次被赶出校园(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03日 09:30 来源:东北网 参与互动(0)

  上小学一个礼拜

  其他家长担心伤到自家孩子,琦琦再次被劝退

  皱鼻子、瞪眼睛、撒娇,甚至作人,在刘宇眼里,这些都是琦琦可喜的进步,琦琦就这样长大了。

  11岁的琦琦没有太多的主动语言,但可以说简单的话,简单的加减法也难不住他。

  特殊教育学校的张老师说:“琦琦有自学能力,可以适应正常的学习环境,如果继续留在这儿,会耽误他的。”

  “普通学校应该给琦琦一个就读机会、一个融入集体的机会。”张老师的话再次燃起了刘宇的希望。

  “就像四处乞讨一样,不带任何尊严。”终于,刘宇将孩子送到了我市一所小学试读。刚开始的一个礼拜,刘宇一直陪读:“第一天的作业,虽然是简单的抄写,但孩子是独立完成的。”

  看着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数字和字母,刘宇惊喜不已。“学校老师也说孩子‘挺乖的’。”

  见琦琦在学校安然无恙,刘宇渐渐安下心来。可当他不再陪读时,琦琦开始“自己跑出去玩”,“上着课突然把书扔掉,吓大家一跳”。

  慢慢地,有其他同学的家长知道了孩子和一名自闭症孩子在一起学习,开始给校长、老师打电话,要求将琦琦劝退。

  刘宇找那个家长理论,对方一句话将他顶了回来:“现在没有攻击行为,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攻击行为。你拿什么保证不会影响或伤害到我的孩子!”

  一面是家长的施压,一面是老师没有和自闭症孩子相处的经验,刘宇见学校太为难,只好将孩子接了回来。

  “上个学咋怎么难?”这句话刘宇是笑着说的,可眼睛里却盈满了泪水。

  采访刚结束,刘宇的手机铃声响起,是刘若英的《最好的未来》: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在手心跟我来……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同一天空底下互相关怀,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专家认为:融合教育更适合自闭症孩子

  但混班不等于融合,普通学校应开辟独立空间

  据大庆市儿童青少年心理调试中心主任任凯介绍,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经过特殊教育训练,绝大多数儿童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一部分孩子还能够基本适应环境,具备自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欧美和我国港台地区最近一二十年来,通行的做法是把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孩子安置在一起,通过实施“融合教育”,为患儿创造人际交往环境,帮助他们增强沟通能力。

  “书上说,孩子到了12周岁,再接受东西就很慢很慢了。我坚持让琦琦上普通幼儿园、小学,并不是我偏执,不接受孩子的病况,这实际上是给孩子做康复治疗。”刘宇说出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家长的心声。

  “混班就读,不等于融合教育。”鸣语儿童自闭症学校校长张柳告诉记者,真正的融合教育,应该是在普通学校开辟一个适合自闭症孩子成长的独立空间。“如果普通学校的班级里有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孩子,那么学校的教学模式、条件设置都应因此而进行调整,在课程设计、考试安排等方面都要提供帮助。比如可以有专人陪读、照顾患儿,老师也要多学一些特殊教育方法,设置单独教学课程等。”

【编辑:王浩成】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